该区紧紧围绕“高端精致、功能完善、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定位,在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上拿出“针”功夫,绣出“首善”新画卷。一是“绣”出城市古韵新风。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建设“全市最佳宜居城区”。精心编制好洛龙高新区等11个专项规划和新关林步行街等36个项目设计;全力推进83个重点城建项目建设,9个小游园、10个城市书房、10个“乐养居”、50公里城市道路全部在“十一”前高标准建成。二是“绣”出制造业脊梁。抓集聚,加快推动中航光电二期、5715研发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打造百亿产业集群。抓转型,加快实施36家企业“三大改造”,实施11家企业“退城入园”。抓新兴,谋划实施大连理工大学洛阳研究院、省城规院、城建院、古建院等20个新兴项目,尽快形成集创新、设计、研发于一体的产业新高地。三是“绣”出创新源头活水。抢抓“新基建”风口,加快建设中部云谷、中部云创等10个项目,形成12万台服务器的云服务能力。提升应用能力,建好工业、旅游、环保、农业等十大行业大数据平台,培育一批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中小微创新企业。提升辐射能力,瞄准行业龙头年内引进大数据核心产业项目80个,新增研发平台不少于10家,未来3年催生和带动相关企业不少于2000家。四是“绣”出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推进天街北延、里坊区改造、正平坊等项目,着力打造传承文脉的“新地标”、近悦远来的“会客厅”。全力保障牡丹博物馆、黄河非遗博物馆、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工程,助力“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重点打造关林轻奢品质步行街区,使其成为豫西片区中高端消费首选目的地。五是“绣”出生态最美底色。以绿荫城,围绕“一山两河六廊道”,大力推进南山公园项目和龙门山生态修复战略。以水润城,推进伊河、洛河生态建设全覆盖,持续提升伊水游园、伊河湿地,围绕9湖13渠提品质、增内涵,年内全面完成全域污水治理。加快实施4类189个乡村振兴项目,推进5个市级、18个区级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