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政务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日期:2025-03-25来源:区政务服务中心

洛阳市洛龙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革为引领,聚焦政务服务提质、监管执法规范、企业服务增效,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智能驱动”的优化营商环境路径,取得显著成效。

一、智能化自助设备赋能,开启政务服务新篇章

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原则,为减少办事群众的等待时间,政务大厅投放多台智能化自助设备供办事群众使用,显著提升了办事效率。目前洛龙政务大厅投放社保、医保、市场准入、税务等部门的智能化自助设备。

一是证照自助打印,企业领证 “零等待”。为让企业第一时间拿到证照开启经营之旅,政务大厅设立证照自助打印区,配备先进的证照自助打印机。这些打印机与审批系统无缝对接,当企业注册登记、经营许可证审批等事项一经办结,就可在自助打印机上简单操作,营业执照便能迅速打印出来,真正实现 “即来即打、立等可取”。企业无需再花费时间在窗口前苦等发证,大大缩短了企业开办与准入的时间成本。

二是政务服务不打烊,开启全天候便民新篇。一楼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厅放置医保自助一体机,社保自助一体机,工商自助一体机、税务自助办税设备等多台智能自助设备。打破群众办理相关事项的时间限制,减少排队等待时间。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并习惯通过自助终端、线上平台办理政务,形成全民参与政务数字化的良好氛围,助力政务服务迈向更高水平现代化。

三是扩展自助办理区域,强化导办服务。二楼大厅新增2台自助电脑,4台电子样表机,2台导服平板,1台社保卡自助办理机,并安排专人巡回指导操作,以“手把手”“肩并肩”的现场导办,切实解决群众“自助办”的困扰。日均导办50余件,有效分流窗口压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政务服务 “一网办”,企业办事 “零跑腿”

紧紧围绕高频事项“一网办、一次办”改革任务,以“一件事、一张网、跑一次、不见面”为目标,构建网上办事大厅和政务服务专区相结合的便民服务“一张网”,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有机融合,从受理、审批、出证,一张网闭环服务。

一是网络覆盖更全面,实现“一体化”闭环服务。1563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录入河南省统一工作平台,在“河南省政务服务网”公示,1553项事项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占比99.4%。今年1-2月共受理办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0122件,线上办结28976件,网办率96.2%,好评率99.9%,“一网办”基本实现。

二是办事流程更简化,实现“一次性”快速办结。围绕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进行梳理,优化重组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出员工录用、职工退休、开超市、开劳务派遣公司、异地就医备案等40个高频事项“一次办”。同步在洛阳市“一件事”服务平台线上部署,实现业务信息互通,有效缩短业务办结时限。

三、优化政务服务,打造便捷高效办事通道

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通办”工作模式,优化整合窗口布局,设置工程项目、市场准入、纳税服务、社保医保等综合受理专区,出台《洛龙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运行规则》,从接件受理、审批、送达、监督等四个方面规范综合窗口运行,用制度和管理保障群众办事的便利度。

一是整合物理窗口,以办事视角重塑布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推行综窗改革,设置社保医保、综合纳税、市场准入、工程项目、社会事务、公积金6个综合受理专区及坐席辅导、跨省通办、潮汐综合、统一发证等特色服务窗口,整体实现“受审分离”政务服务模式,群众办事由原来的“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

二是用“小制度”撬动“大管理”,推动综合窗口规范化。出台《洛龙区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整体性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工作方案》,对前台受理人员进行统筹调配,实行跨部门业务综窗受理;对审批人员实行派驻单位和政务中心“双重管理”,确保受审协同一体推进。根据窗口运行情况发布《洛龙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运行规则》,对综合窗口政务服务事项的咨询、接件、受理、审批、告知、送达等全过程进行规范,确保综合窗口平稳有序运行。同时对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等闭环工作机制,做到有诉即办、有诉必办。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