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省、市、区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要求,洛阳市洛龙区人社局立足劳动关系领域痛点难点,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推动服务型和效能政府建设,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环境。
一、打造劳动争议“互联网+调解”便捷通道,跑出矛盾化解加速度
洛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快推进“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建设推广,帮助职工及时化解劳动争议、维护自身权益。截至目前,全区14个乡镇(街道)均上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实现了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全覆盖,15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在线随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争议线上调解服务。一是迅速行动,建设任务快部署。仲裁院对辖区14家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进行梳理,及时更新调解员名单,召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推进会,为平台应用打好基础。二是上下协同,推广运行“真落实”。区仲裁院每月定期联系乡镇街道调解员,指导“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对乡镇街道相关人员进行动员和培训,使得该平台推广工作顺利铺开。三是精准施策,服务效能“大提升”。仲裁院坚持让平台发挥“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服务零距离”的最大功效。制作《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操作流程》,将线上受理、案件分配、在线审核、线上调解等操作流程用图文形式清晰展示,指导劳动者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学习使用调解平台。针对劳动者提出的争议不大、金额较小、事实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使用“互联网+调解”平台申请调解,并及时将案件分流至各基层调解组织,以方便当事人以最合理、最便捷的方式化解争议纠纷。2024年通过“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处理劳动人事调解申请610件。
二、推出“洛龙安薪”自助投诉平台,构建多维监管新格局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创新工作方式,结合便民服务工作实际,推出“洛龙安薪”劳动保障监察自助投诉平台,将投诉二维码贴在农民工安全帽上,务工人员拿出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和维权线索,即可进行投诉,使用方便且无须下载安装客户端,更不用多跑腿。务工人员提交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就能收到有关部门的回复,大大压缩了投诉处理周期。在启动劳动保障监察自助投诉平台的基础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制作维权二维码以及致广大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分别张贴在全区的在建工地、企业厂房等场所,同时分发给务工人员,初步实现劳动者维权“一网通办”,有效解决广大务工人员遭遇的欠薪问题。自“洛龙安薪”平台开通以来,受理欠薪投诉1590起,受到高度评价,实现让投诉信息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持续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劳动关系领域监管方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努力助力市场化、法治化优化营商环境升级,为洛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社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