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龙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日期:2022-04-21来源:区发改委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洛龙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超出预期的困难挑战,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创新高地、千亿强区、首善之区”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稳增长、凝心聚力促转型、攻坚克难提品质、持之以恒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一)聚力统筹经济发展,经济运行平稳有进。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区上下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调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2.2亿元,增长6.5%,增长全市第一,总量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1亿元,增长11.5%,高于全市1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225.9亿元,增长10.7%,高于全市17.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2.8%,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亿元,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3亿元,增长9.5%,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42元,增长8.6%,居全市第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23元,增长8.3%,居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二)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谋划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项目为王、两手抓”和“万人助万企”,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全速推进。全区162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4.2亿元;其中2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3.4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收集项目攻坚问题84个,已办结81个,正在推进3个;32个攻坚项目中有25个完成或超过既定目标任务,攻坚行动成效明显。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153.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个。上报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57.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5%;实际吸收外资3.67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6.2%,直接吸收外资362万美元,位居全市第一方阵。项目管理科学有序。全年备案通过项目222个,总投资362.6亿元;审批政府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77.6亿元,聘请第三方机构评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个,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更加规范;财政评审项目727个,其中审核工程结算项目317个,平均审减率20.7%。

(三)聚力改善供给质量,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主导产业质效提升。实施制造业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143.9亿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8个,涉及企业24家,中集凌宇、古城机械2家企业产线改造入选洛阳市“三大改造”典型案例;盘活协丰钨钼、河南中铝、亚啤等7宗低效用地共计1186亩。新兴动能势头强劲。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046家,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中移在线数字服务生态集群等12个项目加速推进;众信佳人工智能语音平台等10个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培育壮大楼宇经济。全区税收超千万楼宇达到15栋,正大CPL国际中心税收突破亿元;引进嗨团网、平安金服、朝霞文化等总部企业10余家。金融引擎持续发力。初步形成开元大道沿线金融核心创新区,累计入驻金融、类金融机构71家;招商银行洛阳分行、平安财险、东海证券已开业;组织四场政银企洽谈会,现场签约33.5亿元、达成合作意向46亿元,银行机构投放各类授信855余笔、累计517.5亿元;引导企业资本市场融资46亿元,排名全市第一。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天街项目积极推进,明义坊项目初显成效,隋唐里坊文化特色凸显;龙门海洋馆研学基地、隋唐遗址植物园研学基地2家研学基地获评市级优秀研学基地;中国国花园获评4钻级、关林获评3钻级智慧景区,中国国花园获评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全年累计接待游客量约1800万人次,收入12亿元。

(四)聚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聚。营商环境日益优化。“放管服效”改革取得新进展,1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一体化平台,“最多跑一次”占比达到99%,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8%以上;“营商环境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区在全省54个市辖区中排名第八,洛阳城市区排名第一。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健全国有企业董事会工作报告制度,强化外部董事管理;印发区财政局监管企业投资事项负面清单,各区属国有企业禁止类投资事项、限制类投资事项更加明晰。创新活力有效激发。做强创新平台。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成功晋级“国家队”,七二五所等3家企业获得省级创新龙头企业,莱普生获得省级瞪羚企业,河南科高辐射成功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华码信息等38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备案,洛轴LYC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中试基地,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等3家企业入选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壮大创新主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379家。卡瑞起重、惠中兽药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华清天木入围第六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50强;汇工轴承等6家企业被评为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中生物被评为洛阳市“隐形冠军”;雷斯达入选“隐形冠军”培育企业。

(五)聚力加快城乡建设,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征迁方面,累计拆迁面积约228.6万平方米。厚载门街南延等项目征迁工作全面完成;花园片区提升改造等项目拆迁快速推进;完成神州牡丹园等项目大田腾地1544.3亩。安置方面,大东安置小区一期、聂湾安置小区二期等8个在建小区加快推进;李楼安置小区、李屯安置小区等12个拟建小区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完成地矿一院、地勘三院等33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洛钢南院改造项目入选2020年度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关圣街(展览东路至翠云东路)等7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毕沟至溢坡、五太线2个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新建公厕7座,旧厕提升改造改建10座;新建8座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2044个;新建、改造中心城区供热管网4公里,换热站4座,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1.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87.56亩,完成全区19个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组建洛龙区静态停车秩序执法大队,依法对道路机动车违法停放实时管理,采集违停信息89332条;完善“数字城管”监管平台,开展背街小巷、占道经营等专项巡查普查134次,发现并上报问题5824件;开展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隐患排查,完成病害窨井整治提升832个;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已覆盖95个小区,完成12.96万户垃圾分类普及工作,生活垃圾分类普及率达到60%。

(六)聚力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高效推进。“三清两建”方面,清收固定资产1077.4万元,收回集体资金1891.5万元,核减村级债务61.4万元,清收集体建设用地182亩,清收集体农用地233.6亩,清收集体未利用地633.9亩,清收林地661.2亩,废止合同253份,规范合同932份,排查矛盾783起,化解矛盾748起,制定完善“一约六会”等相关制度13项,建立建强村级经济组织128个、自治组织364个;定鼎门街道王庄社区“三清两建”工作经验在全市刊发。“乡贤返乡创业”方面,建立“乡贤人才库”,排查本地乡贤474人,在外乡贤202人,重点联系人员58人,已返乡创业人员25人;健全“项目资源库”,统计出各类项目35项,选树伊河湿地游园、田山草莓采摘基地等项目,打造乡贤返乡创业新样板;建立洛龙乡贤之家,以“洛龙商会同心家园”为依托,分别在炎黄科技园、863创智广场、关林电商产业园、隋唐里坊文创园等打造了乡贤返乡创业示范基地。“乡村运营”方面,确定13个试点推进村,将全区村庄科学分类为都市文旅型、生态康养型、田园综合型、景区依托型,开展差异化运营;制定乡村运营专班方案及乡村运营引导激励考核管理办法、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实施办法等8项配套内容,明确运营商引导激励和退出机制;成立乡村振兴运营联盟基地和乡村运营专家智库,以运营商、农文创客为主体谋划建立乡村运营创业孵化基地。“集镇建设”方面,确定李楼镇等两个首批集镇建设试点,制定集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作方案等9个配套文件,明确集镇建设重点任务;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谋划首批集镇建设项目22个。“三变”改革方面,出台“三变”改革工作方案,明确23个试点村每村一个由派驻副区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共梳理核查集体资产总额33.3亿元;完成114个社区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确认成员284385人,78824户;完成折股量化工作,共折股量化78824户,股东284385人;完成登记赋码颁证工作,114个社区已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021年全市“三变改革”现场会在王庄社区召开。

(七)聚力贯彻绿色理念,生态质量明显改善。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2天,PM10年均浓度值为7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值为42微克/立方米,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农村渠道全部贯通通水,黑臭水体隐患动态化清零,国控白马寺断面均值达到Ⅲ类水标准,市控207桥断面均值达到Ⅲ类水标准;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展开,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杜绝镉等重金属污染问题发生;不定期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巡查检查,宣传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营造全民禁限塑氛围。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绿亮净美畅善”行动,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在李楼镇石罢村、夏庄村召开;统筹推进“一山一水六廊百村”绿化提速提质,完成造林绿化1000余亩,超额完成市定绿化任务。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新建充电桩241个,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目标;持续抓好节能降耗,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全年共计耗煤172万吨,市定年度控煤任务圆满完成。

(八)聚力完善公共服务,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强化基础建设,新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增加义务教育学位6500个,不断缓解城区义务教育入学压力;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50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51%;持续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54000余名学生参与延时,占比率达到86%。医疗体系日趋健全。筑牢疫情监测防线,集中隔离点累计隔离观察1782人,全部实现闭环管理;构建全民免疫屏障,辖区累计完成接种130万剂次;基层卫生院硬件设施、配套医疗设备等有效提升,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15分钟就医圈”目标;创建省级推荐标准社区医院2个,省级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省级基本标准乡镇卫生院6个。就业服务优化提升。开通洛龙区劳动保障监察自助投诉平台,全面应用河南省“互联网+就业创业”系统,推行一站式办理、在线办理;城镇新增就业完成106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152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970人。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拨付各项社会保险基金41455万元;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完成70525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完成170096人;失业保险参保完成59265人;工伤保险参保完成60593人。养老服务持续完善。积极构建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完成15个乐养居、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2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完成区级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护理型床位配比达到56%,完成区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提升改造。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开展“古都新生活 城市阅读季”130场,“古都新生活 红色阅读季”29场,“洛龙读书会”166场;组织开展区“百场戏”110场,协调市百场公益性演出、舞台艺术送基层30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0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持续开展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全市信访工作示范镇(办)和“零访”村(社区)创建活动;翠云、定鼎门省级乡镇(街道)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试点顺利通过验收;全区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278起,信访部门、责任单位受理率为100%,按期办结率为100%。办结非法集资案件4起,兑付资金710万元,受益群众达1388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缓慢,产业后劲不足,在房地产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产业支撑作用尚未形成。创新力量薄弱,发展动能不足,科技研发活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创新发展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题。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存在差距,以改革思维、市场方式破解问题瓶颈的能力亟待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以新的发展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市系列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创新高地、千亿强区、首善之区”,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大局稳定,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9%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留洛龙就业创业1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强度低于全市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紧紧围绕区委建设“创新高地、千亿强区、首善之区”的总体目标,落实好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弘扬实干的作风,锤炼会干的本领,保持敢干的锐气,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持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注入活力。坚持科学调度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有优,完善落实经济运行分析机制,研判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紧盯全年目标细化任务、节点推进,推动优势指标持续巩固、短板指标加快补齐;充分发挥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平台作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分析决策支撑。坚持服务至上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全年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不低于8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不少于2次,举办政策宣讲活动不少于4次;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确保企业问题诉求化解率95%以上;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全年培训企业家不少于30人。坚持“项目为王”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坚持领导分包、联审联批、项目例会等推进机制,强力推进7个领导小组、201个、总投资1393亿元的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其中,3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强化龙头项目带动,突出抓好青年数创智慧岛创新社区、华耀城关林步行街两个百亿项目,投资50亿元的中航光电高端电子器件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中部云服务基地等项目。不断充实“三个一批”项目库,确保全年滚动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产业项目个数和总投资占比60%以上。

(二)坚持转型发展,大力发展“风口”产业。抓住产业提质升级关键点,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创新力和竞争力,在发展“风口”产业上取得突破。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端轴承、光电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力争上半年,中航光电高端电子器件产业园项目开始基础施工,晨诺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园开工建设;三季度,万基铝业新材料研究院项目投入运营;年底前,湖北超卓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洛阳金域医学检测平台项目投入运营,新一代直升机系列轴承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试生产。培育壮大新“风口”产业。前瞻布局“光伏+储能”、量子科技、无人驾驶、算力中心等新的“风口”产业,持续紧盯中科大问天量子等项目,力争上半年,洛阳建龙微纳分子筛应用技术研究院主体封顶;三季度,中电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项目投入运营;年底前,华为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开工建设,华能热电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竣工投用。抓好“风口”产业投融资。创新产业投融资模式,强化龙兴、龙合等区属国有平台公司抓“风口”、抓机遇的能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升值与“风口”产业发展双赢。上半年,完成产业引导基金设立,规模2个亿,年内投资中蓝航空等优质项目不少于5家;加强龙创科技创业创新基金运营,年内投入项目不少于3个,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

(三)坚持创新引领,建设全市创新高地。坚持创新产业双驱动,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抢占关键环。实施创新驱动。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行动,健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体系,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300家;实施创新平台倍增计划,力争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5个,其中省级以上5个;提质提升双创载体,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孵化载体、新型研发机构2个;持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力争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亿元,新增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进动能转换。实施更高水平“三大改造”,全年实施“三大改造”项目不少于40个。做好企业培育,健全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转新”梯次培育体系,全年新增“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10家。抓好数字化转型,争创2家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实现所有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深化产城融合。围绕打造平台型创新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完善提升正大智慧岛创新社区和炎黄智慧岛创新社区,加快光电智慧岛创新社区和青年数创智慧岛创新社区建设,力争打造出2个市级智慧岛创新社区示范点。强化人才引育,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专家型人才100人以上,留洛龙大学生1万人以上。优化创新生态,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完善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创新资金投入,营造鼓励创新环境,全面形成尊崇创新、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按照“16114”工作思路,深化文旅融合,抢抓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新“风口”,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加快文旅项目推进,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推进13个、总投资136亿元的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不低于40亿元。打好“盛世隋唐”牌,高标准实施聂湾文旅小镇项目,抓好隋唐洛阳城历史轴线复原展示;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建成伊水迎宾馆等五星级酒店,洛阳大河荟等城市新地标;擦亮“国花牡丹牌”。加快文化产业培育,抢占文化产业“新风口”,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为引领,培育动漫、电竞等文创产业,支持三彩艺、牡丹瓷等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谋划实施中国·洛阳剧本行业峰会、奇石博览会、青春音乐会,为洛龙文创注入新活力。加快文旅品牌建设,做强关林、隋唐里坊等文化IP,擦亮“洛龙读书会”、咖啡生活体验节等活动品牌,紧盯清华同衡研究院、颐高集团、北京幻方等企业,打造更多具有洛龙标识的文创产品。对接引入故宫文创、敦煌文创、大英博物馆文创等国内外头部品牌,加强与德胜文旅、驴妈妈集团等企业合作,打造文旅企业高地。

(五)坚持宜居宜业,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落实“36441”工作思路,精致建设城市,精细管理城市,打造平台型创新城市引领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先行区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示范区。加快城市有机更新进程。做好二郎庙整村拆迁等项目征迁腾地工作。加快在建安置小区建设进度,力争4月底前大东安置小区一期建成交房,年度前聂湾安置小区二期达到入住条件;推进李楼安置小区、李屯安置小区等12个新建安置小区建设进度,力争上半年实质性开工。提高中心城区服务能级。加快推进翠云东路“红色印记之路”、建春门大街“盛世隋唐”、关林东路“明清风格”步行街改造工程。年底前完成龙瑞A区等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完成关林路(龙门大道—关圣街)等7条断头路打通工程;完成军民路(龙门大道—复兴路)改扩建工程。提升城市与青年契合度。开展青年引才活动,健全完善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洛龙青年驿站”,优先为外地应聘大学生提供15天内免费住宿;创设洛龙青年创业之家,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孵化场所,提供最长3年的租金减免,开通绿色通道,帮助符合条件的人员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地校企合作计划”,支持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园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加快洛阳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年底前完成千度创客空间提质增效。

(六)坚持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151”工作部署,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抓好“三清两建”。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按照“区派工作组+镇(街道)工作专班+社区工作队”三级联动模式,在总结试点社区经验基础上,分批次在全区全面推开,年底前全面实现全区143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高质量运营。抓好“乡贤返乡创业”。建好用好乡贤返乡创业信息平台,从创业培训、创业立项、项目审批、工程建设到经营全链条式扶持返乡创业乡贤,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网红打卡地和特色农业等乡村产业新业态,年内实现乡贤返乡创业200人,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抓好“乡村运营”。推进全区6个乡村建设“精品村”、9个“示范村”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乡村运营商招募和培育工作,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新模式,完善乡村运营实施方案,落实配套奖补政策,全面推进乡村运营项目,力争年内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乡村运营达标村创建。抓好“集镇建设”。提高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集镇新型社区建设,加强特色风貌建设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优化集镇产业发展布局,有序推进首批22个集镇建设项目,将集镇打造成为连接城乡、服务农民的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年底前李楼镇、佃庄镇2个试点集镇全部达标。抓好“三变”改革。坚持以“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三变”改革新路径,推进社区资产核查、资源盘活、“三资”监管等任务,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年底前,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72%。

(七)坚持改革赋能,释放洛龙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先行先试,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国企改制、优化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藩篱。深入推动国企改革。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推动国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龙丰、龙兴、龙鼎、龙合公司分别聚焦城乡建设、文旅文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领域,不断壮大公司实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区行政服务大厅二楼大厅进行扩容改造,逐步增设政务公开、志愿者服务站、纠纷调处室等功能室,满足群众全方位需求;全力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打造彰显我区特色的营商品牌,创建单项标杆;充分发挥“营商环境数字化服务平台”的优势,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建立涉企政策信息公开发布、直达机制。激发改革内生动力。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管委会+公司”模式,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和内部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人事薪酬“三化三制”改革,争创自贸区开发创新联动区;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将村干部业绩考核奖励报酬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经营效益挂钩。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6月底前建成资本市场,12月底前建成科技市场,积极引入天使基金、“科技贷”等金融产品。

(八)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进减污降碳。以生态强区建设为引领,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保持“散乱污”企业治理高压态势,确保PM2.5、PM10、优良天数“两降一升”;持续推进白色污染治理工作,定期开展白色污染治理联合专项检查行动,增强公众环境污染防治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持续推进节能降耗。认真落实省、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全面对接融入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快“四大结构”调整,推进减污降碳、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加强能耗总量与强度控制,强化数据监测分析,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完成2022年度能耗控制目标。持续美化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建管水平,完成市定全区国土绿化任务;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绿亮净美畅善”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清河护河行动,5月底前完成恒通渠、永通渠清淤疏浚,6月底前完成学子街、翠云东路等6条道路污水管道改造,确保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九)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常态化防控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防控策略,持续扎紧国外入境、陆路口岸、冷链物流、跨省流动“四个口袋”,抓好重要时段、重点场所、特殊机构防控以及重点人群健康排查管理,继续有序推进全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多措并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全面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教育方面,续建宝龙小学、元稹中学,9月实现招生,新建尚贤中学、开元中学、宜人路小学、潘村小学、元稹中学二期,新增学位1万个;年内建成聂湾、龙跃二期、龙兴、龙腾、金科绿都5所公办幼儿园,启动尚贤幼儿园建设,新增学位1500个。文化方面,保持“书香洛龙”品牌活力,引进樊登读书会,打造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叫响“洛龙读书会”文化服务品牌。就业方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就业能力,做好农民工、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百日千万大型公益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做到“就业服务全天候、就业服务不打烊”。医疗方面,加强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达标率达到100%;加快推进乡村医生“乡聘村用”,优化村里卫生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启动龙门镇卫生院拆迁新建项目。养老方面,新建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善73个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站功能,推进“社区中央厨房食堂+小区助餐点配送”模式,完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方面,持续做好政府兜底保障工作,提高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全稳定。在全区推广翠云街道和定鼎门街道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试点经验,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健全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和联合执法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升区、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品牌;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6月前完成李楼镇消防站建设,年底前确保社区、行政村微型消防站全覆盖;切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力争2022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情数、涉案财产损失数同比下降20%。

部分词语解释

1.“项目为王、两手抓”攻坚行动:通过制定一个攻坚行动方案、确定一批重点攻坚项目、成立一支攻坚突击队、出台一个考评细则、完善一套产业支持政策、健全一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等“六个一”工作举措,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万人助万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理念,选树重点企业,建立助企服务员队伍,通过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保姆式服务,帮助解决好企业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等突出问题,打造一流“首善营商环境”,切实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3.“三个一批”:开展精准招商,提高招商质量,强化跟踪落地,集中签约一批;提高审批效率,优化用地供给,拓宽融资渠道,集中开工一批;强服务、促在建,疏堵点、促复工,抓配套、促达效,集中投产一批。

4.“三大改造”: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

5.“放管服效”改革: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的简称。“放”指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厘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管”指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服”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效”就是要把改革目标与狠抓改革落实结合起来,一体部署、统筹推进,在提升执行政策的效率、效能、效果上下功夫,在建立督促抓落实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第一时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6.“双倍增”:以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为主攻方向,实施创新主体倍增;以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主攻方向,实施创新平台倍增。

7.文旅文创“16114”工作思路:“1”:以建设“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为目标;“6”:实施文旅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文旅文创引进、文化活动品牌创塑、文化惠民、文化典籍编纂等六大专项行动;“114”;推进12个、总投资143亿元的重点文旅项目,年内完成投资不低于40亿元。

8.城市提质“36441”工作思路:锚定建设平台型创新城市引领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先行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示范区“三区”目标,实施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城市管理提质、问题楼盘整治、社区创建等六大专项行动,推进43个、总投资476亿元的城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46亿元。

9.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一条底线、五个抓手、一项保障”,即坚持以富民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守防止返贫底线,以“三清两建”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集镇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10.“管委会+公司”模式:实施“三化三制”(三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实体化、发展高质化;三制:混合制、股份制、淘汰制)改革,推动开发区建设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管理团队,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进一步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坚决剥离社会管理事务,让开发区集中精力抓招引、抓项目、抓服务。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