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龙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日期:2023-02-14来源:区发改委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洛龙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紧紧围绕“对标深圳南山,建设创新高地”总体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增长在疫情冲击中展现韧性,城市能级在精准防控中逆势凸显,群众幸福感在民生改善中不断提升。

(一)双线嵌合双战双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可控。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全力保障重点企业不停产、重大项目不停工,为经济持续回稳向好营造了良好环境,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胜。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150条,发布“四保”白名单企业和项目269家(个);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包联服务企业530家,问题办结率100%;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增量、总量均保持全市第一。经济运行克服疫情影响,在极端困难下逆势上扬。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2.4亿元,增长5.2%,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6亿元,增长20%,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8亿元,增长8.8%,居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6亿元,增长1.6%,居全市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0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1.4%,居全市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7000元,增长6%。

(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以发展风口产业为主线,深入分析产业基础、积极把握产业“风口”,确立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科创园”的产业发展模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组建产业发展智库,选聘6家合作机构、63名智库专家开展决策咨询、专题研究等工作。开展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光电电子元器件、高端轴承等主导产业向风口产业转型,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做到“有中生新”。年内实施“三大改造”项目45个、总投资42.67亿元,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到15%。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新增培育高成长性提质倍增试点企业13家。数字经济持续壮大。打造以中移在线、中部云谷为龙头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天安智创科技产业社区开工建设,阿里云、中电互联等优秀企业相继落户。建成中部云谷、360景安数据中心两大国际T4标准数据中心,新建昇腾人工智能实验室。服务业发展转型升级。电商经济加速赋能,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紧抓直播风口产业,打造关林电商产业园直播电商基地、顺兴产业园直播电商基地,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直播+”集聚区。文旅融合加快发展,大河荟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外墙施工,龙门文旅文创+项目开发完成。

(三)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863创智广场、炎黄科技园顺利晋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南科技大学鼎创众创空间成功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载体新增数居全市首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各类创新平台50个,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8亿元,同比增长24%。印发《洛龙区支持企业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实施细则(试行)》,鼓励引导辖区企业到沿海、省外创新人才密集、创新资源集聚的城市建立离岸创新中心。项目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深入开展“项目为王”,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44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34.3亿元,已完成投资417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178%,23个项目提前或按期开工建设,7个项目竣工投产。前六期“三个一批”项目累计在库36个,其中“签约一批”项目11个,“开工一批”项目15个,“投产一批”项目10个。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主会场及全市第六期“三个一批”签约主会场活动均在我区顺利举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持续发力。争取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各类项目资金10.87亿元,总额度位居全市前列。

(四)城市能级逆势凸显。围绕城市提质“351”总体部署,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城市能级活力全面提升。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实施。大东安置小区(一期)等3个安置小区建成交房,后河安置小区(二期)等24个安置小区加快建设,八里堂城中村改造项目(二期)等4个安置小区正在推动开工建设。拆迁民宅1032户、企业94家,拆迁面积共39.63万平方米,大田腾地979.05亩,为海澜服装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城市配套建设不断完善。打通长夏门西街等4条断头路,提升改造展览路等11条道路,实施学子街等7条污水管网建设和2处积水点改造工程,优化路网结构。中油一区等2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惠及3.4万名群众;龙瑞、龙祥东小区开创性实施“EPC+O”模式,实现群众不花一分钱即享受电梯加装和商超改造。城市管理水平加速提升。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365套,持续做好住房保障管理。打造宝龙二期等28个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加快红色物业全覆盖。建成智慧工地36个,探索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城市散尘系统抓、同步治的洛龙经验,扎实推进环境优化管理。河长制工作提档升级,进入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全市考核居优秀等次第一位;建立城市应急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加快数字城市管理进程;推行“违停柔性执法”,把文明执法、依法行政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始终把改革作为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最难处发力、向最关键处挺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深化。在全市率先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管委会+公司”模式实质运转。高效推进“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完成10项区域评估,恒固达项目成功摘得全市首宗工业“标准地”,天久科技产业园申请通过全市首宗“先租后让”用地模式,全年盘活低效用地900亩。持续深化“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的办事模式,建立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快速响应机制,全年累计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63万余件,“跨省通办”事项7600余件,受理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交办群众诉求事项12.39万余件,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97%。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惠企纾困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针对不同领域企业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强化高效服务能力。借助洛龙区营商环境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企业找政府”“政府找企业”的桥梁,形成政府服务企业绿色专属通道。完善推广惠企政策计算器,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政策支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洛龙区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54个市辖区第四、全市城市区第一。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揭榜挂帅”成效明显。出台《洛龙区重大招商项目“揭榜挂帅”“双奖”实施方案(试行)》,共发布榜单三期,涉及8大类81个项目,其中金融街华中区域总部、腾讯云数字人才创新中心、京东方数字医院等十余个项目成功揭榜,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全年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个,总投资23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60亿元,直接吸收外资6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40.39亿元,对外开放各项指标居全市第一方阵。

(六)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全面落实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开展4次防返贫监测大排查,所有监测对象实现帮扶措施全覆盖。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25个,其中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2729万元,占比达到71.8%。乡村建设持续发力。所有全部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股权设置和股权量化全覆盖。乡村振兴工作连续位于都市核心区第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推进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持续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施‘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高标准打造李楼夏庄村、石罢村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五美庭院”3360户,生态更美好、环境更宜居。

(七)生态质量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成为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持续开展扬尘污染治理、渣土车污染治理、臭氧与PM2.5协调治理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排名位居全市第一方阵。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5家,实现动态清零。碧水保卫战成效明显。完成东排涝渠等3条河渠清淤疏浚,黑臭水体、排污口动态清零,水质达标率100%,丰李污水处理厂项目,李楼城角村、安乐西岗村污水收治管网等项目均已完成。净土保卫战不断深入。“林长制”全面推行,新增城市绿地1.54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25平方米。

(八)民生福祉加速传递。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发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教育体育品质提升。与天津大学、河师大等10所全国知名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全年新建中小学5所、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1.16万个。打造体育强区、健康洛龙,校园场地免费对外开放,建成20个社区体育公园、6个社区健身中心。医疗卫生体系完善。规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基层卫生队伍。高标准建设规范化村集体卫生室84个,实现全区14个镇(街道)医疗保障服务所(站)100%全覆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区267家定点零售药店和24家一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引进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新建城市书房2座、社区精品书屋3个。围绕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洛龙读书会”品牌,开展“音乐会客厅”“露营新体验”等线上直播活动17期。围绕“喜迎二十大 文化进万家”举办系列活动8场。就业创业渠道拓宽。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洛阳”行动,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562人,返乡入乡创业1229人。累计完成技能培训3.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3万人。养老体系规模初具。建成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区59以上老年人全部入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国宝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平安法治底色增亮。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发挥“雪亮工程”治安防控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扫黑除恶、平安洛龙建设纵深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平稳态势。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缺乏稳健的新增长点,新兴产业发展短板依旧突出,产业转型发展方向还需拓宽。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增长缓慢。要素保障有待提高,土地要素趋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基层“三保”等刚性支出需求较大,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以新的发展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202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区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锚定“对标深圳南山,建设创新高地”总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努力用好“三个重要抓手”,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成为洛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作出更大贡献,奋力开创现代化洛龙建设新局面。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3.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4%,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8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完成国家和省、市定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以区委“11331”工作思路为指引,坚持稳经济、抓项目、扩投资、增动能、促转型、保民生,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经济精准调度,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巩固和提升经济平稳增长态势。常态化经济运行调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振经济快速恢复。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全面研判经济运行态势,推动增长点稳定增长、下滑点止跌回升。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用好“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运行调度平台,落实落细150条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道,切实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消费提升活动。鼓励发展直播经济等新消费业态,出台《洛龙区发展直播电商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关林电商产业园、恒生科技园创建市级直播电商基地。发展首店经济,力争全年引进首店5家以上。开展“洛龙有礼”主题消费活动,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按照“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特色”的思路,滚动发放消费券,持续激发消费潜力。丰富文旅消费,争创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把产业落在“风口”上,围绕七大“风口”产业做好重大项目储备,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接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加快实施“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全面实行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直接落地等机制,推动项目谋划、建设、投产、达效一体化。抓牢已谋划的66个、总投资8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不低于300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计划。重点抓好格力钛新能源物流车生产、北京利尔总部等项目洽谈,争取尽快签约;抓好中航光电高端电子器件产业园、洛轴新能源装备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天安智创科技产业社区、海澜集团服装产业基地、恒生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开工、按期竣工、按期投产。加强项目资金争取。跟进国家、省最新政策导向,持续深入谋划一批质量高、前景好、带动强的重大项目,做好中央资金、专项债、中长期贷款、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等项目申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

(三)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全市创新高地。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打造科技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科创活动高度活跃的全市创新高地。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坚持“培育、引进、孵化”一体推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龙头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建设扩充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引导人才、项目、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力争全年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提升创新平台载体量级。健全完善创新平台梯度建设体系,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优化平台布局,支持高校内重点实验室提档升级,支持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园申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力争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0个。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力争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亿元,新增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

(四)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城市能级。坚持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统筹发展,细节入手、久久为功,让城市更加美丽,让群众更加幸福。城市有机更新方面。统筹推进关林、隋唐里坊等六大片区城市更新改造,5月底前完成车圪垱社区拆迁,8月底前完成关林社区拆迁,年底前完成八里堂社区、大西社区征迁任务,同步启动关林商贸城征迁改造。加快推进在建、拟建安置房进度,力争6月底前小李屯、王屯安置小区开工建设,豆府店安置小区竣工交房,12月底前聂湾安置小区(二期)分房入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区管道路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龙飞大道(金水街至佃黄路段)、龙山大道(丰北路至伊洛路段)等5条断头路打通工程,完成定鼎门大街南延(南山大道至林苑路)、龙兴路(岳安路至堤顶路段)等4条道路提升改造,实施新区三院慢行系统城市微改造工程,丰李污水处理厂中水管理工程。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力争年内实施龙兴小区、中油家属院等15个小区提升改造。城市管理优化方面。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50套,满足更多居住需求。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功能,全面打造幸福和谐社区。推进五星社区创建,力争年底前创成2个五星社区。持续建设民生实事停车场,力争建设停车场6处,提供停车泊位820个,新(改)建公厕15处,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民生服务质量。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协调发展。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道路,让乡村守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依托智慧乡村平台,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扶贫项目施工进度,早完工、早收益,紧盯资产后续管理,有效保障扶贫资产安全。全面抓好乡村建设。重点支持发展精品果蔬、名优花卉、食品深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乡村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精准谋划298个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14个乡村振兴产业专项债项目,全面提升86个涉农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加大秸秆清理清运力度,实施死角盲区清零行动,建立镇(街道)、村、组三级管理体系,确保村容村貌长期优化。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鼓励第三方参与垃圾分类运营管理。

(六)持续深化改革赋能,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不断创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以事项办理“四减三办一优”为目标,梳理再造政务事项办理流程,实现审批服务标准化;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实现审批服务窗口化;通过分批有序向镇(街道)下沉政务事项,实现公民业务就近化,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政务服务环境,年底前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加快12345热线系统升级,加大交办、督办和回访的力度,确保投诉事项件件落实、件件满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全区19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作用,开展常态监督,维护企业权益。加快洛龙区营商环境数字化服务平台升级推广,为企业提供便捷化、个性化、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增强企业获得感。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加快推进洛阳市人力资源产业园项目建设。依托正大科技产业社区,引入各类基金,打造基金集聚区。加快推进国有平台公司集团化改革,整合可经营性资产,组建集团化公司,实现由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型,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动绿色转型。紧紧抓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个核心,把生态环境保护置于绿色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一以贯之。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实施机制,严格落实《洛龙区空气质量考核补偿实施办法》,把环境污染问题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当时。持续美化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建管水平,完成市定国土绿化任务。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加快“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两高”项目建设清单化管理全覆盖,完成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100兆瓦,年底前完成中硅高科退城入园,支持格力电器等企业建设省级绿色工厂。

(八)坚决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教体提升工程。推进教育改革,继续实施龙门及佃庄片区校园提升工程,采用名校弱校联合体等方式,全面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加快学校建设,新建长夏门小学、洛一高文仲校区二期等5所中小学和开元壹号等3所幼儿园,增加学位8640个。建成社区体育公园15个。医疗保障工程。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面、提质、增效,着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推进4个卫生院新建项目、3个卫生院设备购置及智能信息化建设项目。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全年开展基层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公益培训不低于20场、流动服务不低于40次、各类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不少于100场。持续建设“书香洛龙”,年底前打造3座社区精品书屋,全年开展“洛龙读书会”品牌系列活动不低于400场。按省市标准建立洛龙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干部(老年)大学,满足离退休干部政治学习、文体活动需求。就业暖心工程。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计划技能培训3.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000人。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0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人以上,返乡入乡创业500人以上。养老幸福工程。对标“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全区养老保障和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新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个,增加养老床位150张以上,全年创建A级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0个。平安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建强“四官”服务队,全年解决群众矛盾纠纷800件以上。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完善各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三零”平安创建活动,打造平安洛龙。

各位代表,目标在前,使命在肩。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全面完成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重振洛阳辉煌中写下浓墨重彩的洛龙篇章!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