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30日在区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洛龙区人民政府区长 韩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洛龙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认真落实区委“12366”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实施“五提”行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预计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0%、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众志成城,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执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令,第一时间启动Ⅰ级响应。5000余名党员干部迅速下沉一线,在全区120个村(社区)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仅用2个小时就为生产消毒用品的河南丽琪公司办理了新的营业执照,用3天时间帮助浩洋服饰建成全市首条防护服生产线,有效缓解了全市防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发展变化,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连续350余天全区无新增本土病例。在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我区4个基层党组织、6个先进集体、25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各位代表!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全区2.4万名党员干部临危受命、冲锋在前,500余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基层同志向险而行、恪尽职守,64万洛龙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大家以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高度自觉,交出了一份出彩的洛龙“硬核”答卷,为推动洛龙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动力!在此,我代表洛龙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抗疫斗争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多措并举,经济运行回稳向好。支持实体稳经济。扎实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研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意见,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负2.6亿元。市场主体逆势增长13%,总量达到5.6万家,增速和总量保持全市第1。紧盯项目扩投资。全年实施总投资1235亿元的重大项目197个,年度完成投资302.8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315.6亿元,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均居全市第1位。多措并举提消费。全面实施消费提力行动,在全市首推2000万元消费券,10天拉动消费近9000万元。“古都夜八点、洛龙邀您来”系列活动如火如荼,推动“夜经济”不断升温。
(三)提质增效,产业动能加速蓄积。主导工业加快赋能。全年投入8.9亿元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3个,规上企业实现全覆盖。惠中兽药、卡瑞起重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航光电等2家工业企业入围省企业百强榜。特色商业蓬勃发展。洛龙特色商业街区实现3连升,成功晋级省四星级服务业“两区”。洛阳市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展示中心和产业园落户我区。总投资100亿元的新关林步行街开工建设。新培育税收超千万楼宇3栋。大数据产业不断壮大。洛阳大数据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大数据平台上线企业1950家,旅游大数据平台覆盖全市50余家A级景区。园区汇聚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突破230亿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建成的释源大道与千年古刹白马寺交相辉映,非遗博物馆、牡丹博物馆、天街展示工程等26个重大项目引领全市文旅产业发展,39个项目入选市、区非遗名录。
(四)势能跃升,开放创新步伐加快。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完成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331家,总资金额1亿元的龙创基金成功设立,725所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现代创新体系绩效考核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1。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中部云谷、新唐街、中南高科等12个项目实现签约。从事进出口贸易企业总数达到115家,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位。重点改革不断深入。洛龙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开办时间由原先的4天缩短为现在的1天。
(五)扩容更新,城市品质更具内涵。城市扩容深入推进。实施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工程,豆府店、刘富、李屯等6个村庄即将“旧貌换新颜”。全年完成拆迁420余万平方米、大田腾地4800余亩,有力保障了滨河南路东延等20个重大市政项目的顺利实施。大东村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1366户协议签订工作,2天时间完成近3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再次刷新征地拆迁的“洛龙速度”。基础配套不断完善。伊水东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5条背街小巷、22个老旧小区、11.6万平方米海绵化道路圆满完成改造任务,新增9座城市书房、10个城市游园。新增乐道里程和楼体亮化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城市管理更趋精细。“路长制”深入推进。全区36个无主管理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9座垃圾分拣站建成投用,12.6万户居民在全市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六)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年实施扶贫项目15个,累计投入资金1671万元,剩余19户57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89个,新建乡村振兴示范村23个。新建农村公路17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沟域经济总产值突破2650万元。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顺利通过垃圾治理省级验收,完成农村厕所改造3000余个。
(七)持续攻坚,生态底色更加明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不断强化。“四河五渠”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新大明渠完成改造提升,消除黑臭水体6处,24个排污口全部整改到位。全域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伊洛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开展扬尘治理、工业源VOCs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治理等专项行动,8家工业企业完成退城入园任务。全年优良天数同比增加84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前列。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全年实施国土绿化5500余亩,31个村庄完成绿化提升。占地2600余亩的伊水游园李楼生态湿地开园迎宾。城区绿化率达到49%。
(八)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年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达到78%,高出全市1.5个百分点。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8629人,失业再就业2760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河科大附小等3所学校实现招生,新增长兴街等3所公办幼儿园,课后延时服务惠及辖区2.8万名学生。养老服务更趋完善。新建、改扩建“乐养居”15家、农村幸福院4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省市领先。公共卫生不断提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基层卫生院救护车配备实现全覆盖。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保险全覆盖。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在全市率先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村改居”、村(社区)两委换届等工作大头落地,高标准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七五”普法圆满结束,史志档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扫黑除恶、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取得的成绩极为不易,全区上下用顽强拼搏、实干笃行为“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围绕建设“首善之区”总目标,抢抓机遇、奋发进取,绘就了不负使命、跨越发展的辉煌篇章!
——五年来,一项项指标历阶而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年生产总值达到45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年均增速分别达7.0%和9.8%,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财政预算总收入达到76.52亿元,年均增速8.3%,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五年来,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发展质效不断改善。“323”产业体系立起了支撑洛龙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日趋稳固。阿特斯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带动洛龙高新区快速发展;正大CPL、泉舜186等地标建筑让洛龙更具现代化气息;64家金融机构引领全市金融核心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园从无到有,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实现“双倍增”。“小微双创”工作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1。
——五年来,一道道难题破局而解,“三大攻坚”战果显著。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697户6188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持之以恒铁腕治污,天蓝水碧、河清岸绿的生态环境成为洛龙的靓丽名片,特别是投资8亿元高标准建设的伊水游园,成为洛龙区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各领域风险得到依法妥善化解,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年来,一幅幅画卷恢宏铺展,城区功能更趋完善。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入,城镇化率超过80%。王城大道快速路、古城快速路、新伊大街等一大批事关全市发展的重大道路工程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9条,让城区“微循环”更加顺畅。实施农村公路三年提升行动,累计新建农村公路75条,每个村庄都有一条水泥路通向城区主干道的愿景成为现实。
——五年来,一件件实事温暖人心,民生福祉全面增进。民生领域投入累计达到115.8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累计新增就业近4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5所中小学、14个幼儿园建成投用,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均衡示范区称号。新建、改扩建基层卫生室73个,新建乐道126公里,38个城市游园增色洛龙,27座城市书房书香满城,15分钟“就医圈”“健身圈”“阅读圈”基本建成。
——五年来,一系列弱项逐个补强,政府效能持续提高。把扛牢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政府系统的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活动,政府系统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不断提升。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778件,满意率达到99%。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退役军人、社区创新、社会保障、机关事务,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成之维艰,五年耕耘硕果累累。我们深知,五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擘画、指路领航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关心厚爱和市直部门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干部群众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洛龙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克难攻坚的必胜法宝。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时刻与区委保持高度一致、同频共振,在区委“12366”工作思路的统领下,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关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自觉看齐紧跟、牢记使命担当,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坚持依靠群众是我们动能集聚的力量源泉。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交上了5年高质量办成273件实事的民生答卷。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我们就会得到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坚持转型发展是我们实现蓝图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调结构、提质效,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以洛龙高新区、特色商业区和洛阳大数据产业园“三大板块”为主战场,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始终把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厚植发展势能。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牢转型发展这个关键,在动能转换中育新机、开新局,高质量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越走越稳。坚持实干担当是我们谋事成事的关键之要。五年来,我们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的作风导向,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在全区上下的实干担当、顽强拼搏中,一大批困扰我区多年的拆迁遗留问题顺利解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务实重干,持续克服“三种心态”,不断强化“三种精神”,在新起点上展现新担当,我们的各项工作就能继续迈上新的更大台阶!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仍在持续,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劲,财税收入增长压力较大,破解土地、规划、文物保护等要素瓶颈制约的难度依然较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的风险隐患仍然不容忽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以新的发展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洛龙区委关于制定洛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编制了《洛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着力打造“五个强区、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洛龙。建设经济强区,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设生态强区,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区,到2035年,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创新强区,到2035年,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建设开放强区,到2035年,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营商环境保持全省前列,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到2035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四五”基础上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法治洛龙、平安洛龙、健康洛龙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显著增强。
“十四五”时期是洛龙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纲要草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区“12679”的发展思路:“1”即锚定一个总目标,建设洛阳都市圈“首善之区”。“2”即坚持两个高质量,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6”即提升洛龙高新区、中心商务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区、文化传承区、乡村振兴区、生态保护区六大板块。“7”即明确经济实力更强、生态文明更强、文化实力更强、创新驱动更强、开放带动更强、场域载体更强、人民幸福感更强七项发展目标。“9”即发展九大产业,构建“432”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大数据、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新材料、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发展科技服务、文化两大特色产业。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龙,《纲要草案》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七个更强”奋斗目标。即:经济实力更强。GDP平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化率平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居全市“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5亿元,年均增速7.5%左右。生态文明更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流域水生态廊道、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加快形成,城区绿化率达到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文化实力更强。文化实现由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黄河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加广泛深远。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1.5%。创新驱动更强。科技投入强度逐年加大,高水平创新平台数量明显增多,科研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开放带动更强。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场域载体更强。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场域载体显著优化,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竞相集聚、加速裂变,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场域载体“强磁场”,全面提升资源要素的集聚吸引力、辐射带动力。人民幸福感更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全市领先,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平安洛龙、法治洛龙建设深入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基本形成,幸福美好家园建设走在洛阳都市圈前列。
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牢牢把握以下六个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全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开放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坚持务本责实。牢牢把握目标任务要求,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建好场域载体这个“强磁场”,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以上思路、目标、任务和原则,集中体现了区委“十四五”时期战略意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心。我们将按照规划要求,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奋力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征程!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洛阳都市圈建设,对标全市“9+2”工作布局,聚焦“五个强区、一个家园”,深化提升“12679”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五提”行动,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作出洛龙担当,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收入增长9%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完成市定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8161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61个、总投资1310亿元的重大项目。力争一季度,仟星工贸等3个项目启动建设;上半年,朗宸旅居车等4个项目正式开工;下半年,中航光电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中南高科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深入实施“倍增计划”。以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为重点,聚焦中航光电、725所、阿特斯等产业龙头企业,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5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翻番。推动资源整合盘活。加大闲置厂房、低效地块处置盘活力度,推动辖区工业企业迭代更新。力争一季度风动工具厂完成退城搬迁,上半年亚啤地块处置有实质性进展,年底前古城机械实现退城入园。
(二)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大连理工、轴承产业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强化与河南大学等周边高校的产学研对接,发挥龙创基金的带动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力争年底前,新增研发中心不少于5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0亿元,洛阳理工成功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863创智广场、河科大大学科技园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大力实施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3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创新龙头企业、雏鹰企业各2家;“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企业8家。强化高端人才引进。研究制定《洛龙英才计划(2021—2025)》,力争全年新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高学历人才50人以上。深入实施“优秀专家人才”培育工程,完成各类专家人才培训110人。
(三)全力推动扩大内需。做强做优中心商务区。加快推进隋唐西市、龙祥商业街建设,力争牡丹文化节前万怡酒店建成投用,上半年泉舜万豪酒店启动装修,年内开元壹号万达综合体开工建设。全年新培育税收超千万楼宇3栋、超五千万楼宇2栋,引进总部企业2家。持续繁荣金融业态。力争年内新引进金融机构1—2家。重点培育莱普生等10家上市后备企业,力争年内卡瑞起重、航辉科技上市新三板。促进消费提档升级。依托关林电商产业园、海拍客、嗨团团购等重点园区和企业,壮大网络消费等新业态,力争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全力争取洛阳市商务中心区落户我区。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推动牡丹花卉、富硒农产品上网,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我区支持服务业发展意见的引导作用,推动辖区服务业企业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洛阳都市圈知名商圈。
(四)全力推动改革开放。提升招商质效。围绕全区“432”产业布局,瞄准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强化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力争一季度,红星美凯龙、跨境电商综合展示中心等项目签约落地;上半年,中科城市大脑、作业帮等项目实现签约;年底前,退役军人大数据产业园等4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有实质性突破。力争年内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利用省外境内资金55亿元以上。推进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建房审批改革,实现农村区域房屋统一规划设计,解决农村房屋“有房无貌”问题。年内全区村(社区)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全覆盖、10万元以上达到80%。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开展清理重复、变相和违规审批事项行动。年内实现审批事项全部“进大厅”“上平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走在全市前列。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全年减轻实体企业负担2亿元以上,打造“全省一流、全市最优”的营商环境。
(五)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年内实施香溢南山牡丹园等11个脱贫攻坚项目,确保群众真脱贫、不返贫。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持续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年底前建成太平村等9个示范村,完成全区70%以上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任务,完成狮子桥等13个村庄绿化任务。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障群众居住安全。积极发展沟域经济。统筹做好“产业、特色、生态、融合”四篇文章,积极建设南山沟域经济示范带。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六)全力推动城建提质。以“1818”城建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提质行动。坚持高标准规划。积极对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年底前完成核心区、洛龙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关林周边地区控规修编,加快编制李楼、白马寺、花园、南王、高铁物流园等片区规划。坚持高质量建设。加快征地拆迁,全力做好厚载门街南延、伊水东路希望桥立交、二广高速关林枢纽立交、建春门大街等11个市政工程涉迁工作,年内实施8个城中村改造,加快王屯、李楼村等拆迁进度,做好小李屯、槐树湾拆迁扫尾,4月底花园拆迁实现大头落地,适时启动潘村、大西、杨湾、聂湾二期拆迁,提前谋划二郎庙拆迁。加快路网建设,力争4月底前洛宜路实现贯通,7月底前子美街、乐天街2条断头路顺利打通,年底前展览东路、马均西路竣工投用。加快背街小巷整治提升,11月底前钱江路等4条背街小巷提升到位。加快城市游园建设,确保丝路游园、市青年人才公寓游园如期交付使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上半年洛钢南生活区等9个老旧小区完成组团连片改造,年底前全区底册中最后5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任务。加快城中村“微改造”,完成王庄村、新村、董庄村和安乐窝村改造任务,年底前完成英才路沿线等4个海绵化城市改造。加快配套建设,年底前完成2座厨余垃圾处理中转站、7座公厕以及8个停车场、50个充电桩的建设任务,力争年内新增车位2000个以上。加快安置小区建设,年内12个待建安置小区全面开工。8月底前豆府店小区交付使用,11月底前聂湾小区二期建成投用,年底前龙跃小区二期竣工。实施龙丰、龙腾等5个小区集中供暖,确保采暖季如期供暖。坚持高水平管理。抓好全区130条市政道路、38条区管道路和54条背街小巷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考核位次位居全市前列。力争年底前政和路等5条示范商业街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全力推动大数据产业提级。突出项目带动。力争一季度,华为新基建等3个项目实现运营;上半年,景安2号数据中心建成投用,建龙微纳开工建设;三季度,朝霞文化正式开工;年底前,中部云谷二期建成投用,中移在线二期、中移IDC产业园启动建设。力争全年新引进大数据应用企业30家以上。强化应用引领。力争年底前旅游大数据平台用户上线规模突破100万;工业大数据平台引入数根互联等工业互联网领域优质合作企业3家以上,上线企业突破3000家;持续完善环保大数据平台架构,实现国家、省、市、区、街道“人防+技防”5级联动;上半年农业、政务云平台实现运营。完善园区配套。加快宜人路打通工程进度,力争2月底前云谷一路实现通车,8月底前太康东路小学二期竣工投用,八小新校区开工建设。
(八)全力推动文化兴盛。建强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全区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等平台作用,打造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充实群众精神生活的主阵地。紧盯文化项目。支持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及时为建春门里坊展示路等项目做好用地保障,全力做好牡丹博物馆、非遗博物馆、伊水迎宾馆等项目环境协调工作,确保全市重大文旅项目早出形象、早见成效。加快聂湾双创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一季度区文体中心建成投用,正大文化艺术中心试营业。繁荣文化产业。支持白马寺金银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牡丹瓷等传统工艺,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让更多的“洛龙礼物”进入游客视野。突出文化惠民。年内新建城市书房3座、打造特色文化主题书房2座。广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文旅融合。推动3A级以上景区“5G+大数据”应用全覆盖,实现景区及重点区域客流的全面监测,力争全年文化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整理文化典籍。加强对洛龙历史文脉、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的搜集、编撰、整理,用群众的语言讲好洛龙文化、洛龙故事。
(九)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聚焦工地扬尘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节能降碳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457辆国III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巩固全域污水治理成效。力争5月底前伊渠刘富段外迁改线工程全部完成,年底前古洛渠等3条渠道改造提升全面完工,辖区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围绕“一山一水六廊百村”,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提质,3月底前郑西高铁李屯段绿化任务全部完成,4月底前完成洛岳路绿化提升,年底前滨河南路东延、古城路东延完成绿化。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土壤污染源头治理,确保土地利用安全。
(十)全力推动民生改善。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城乡同防、闭环严防、关口细防,全面强化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管控,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群众过一个祥和安康的春节。切实兜牢保障底线。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失地农民保障金等保障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就业7200人、再就业1500人。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上半年完成宜人坊老年宫建设,年内新增“乐养居”5个以上。9月份锦台小学等3所学校实现招生,年底前一实小等6所学校完成改扩建、开元中学等3所学校开工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施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监管,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目标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当有新作为。聚焦建设洛阳都市圈“首善之区”,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政治为先。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方位、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好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坚持法治为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高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发挥区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增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审计监督,持续接受舆论监督、社会监督。
坚持实干为要。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的作风导向,努力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全面提升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从严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营造政府系统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清廉为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压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守“三保”底线,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建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伟大旗帜、牢记使命重托,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砥砺奋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作出洛龙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三种心态:2020年3月27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提出需要克服的自满心态、等靠心态、安逸心态。
三种精神:市委针对克服“自满”“等靠”“安逸”三种心态,提出的强化“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
场域载体:指能吸引各类发展要素的载体平台,既包括沟域经济示范带、新型研发机构等有形载体,又包括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无形载体。
“8161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2021年,我区聚焦工业、服务业、大数据、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建、民生8大领域,梳理出161个总投资1310亿元的重大项目,并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力扩大投资规模。
四个不摘: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明确提出脱贫攻坚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1818”城建工程:2021年,保障11个重大市政项目建设用地,改造8个城中村,建设10条区级道路,打造8项示范性工程。
微改造: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模式。
路长制:路段管理人员在路长的统一领导下,对责任路段的公路(含桥梁、隧道)、附属设施、路容路貌、交通秩序、绿化和环境卫生等实施全面综合管理的制度。
一山一水六廊百村:“一山”即龙门山;“一水”即伊河;“六廊”即二广高速、郑西高铁、南山大道、三川大道等6条廊道;“百村”即全区所有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