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4月9日在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洛龙区人民政府区长 韩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自2017年本届政府履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与全区人民一道,务实拼搏、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到2021年底,全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22.2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年均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1亿元,年均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3亿元,年均增长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亿元,年均增长7.4%。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五年来,我们在风险挑战中展现了新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固防线,累计完成疫苗接种130万剂次,取得了疫情防控战略性成果。面对历史罕见的强降水,坚持防汛工作“金标准”,压紧压实四级包保责任,科学精准落实“停、降、关、撤、拆、转”六项工作,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年来,我们在聚力转型中实现了新突破。坚持 “双高引领”,形成先进装备制造、光伏新材料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中建五局河南公司等一批企业总部成功落户,71家金融、类金融机构集聚开元湖畔,正大CPL成为全市首座税收超亿元楼宇,洛龙特色商业区晋升四星级服务业“两区”;大数据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产业规模突破230亿元。
——五年来,我们在城市提质中得到了新发展。累计拆迁987.4万平方米、腾地1.5万亩。建成安置房1.2万套,1.8万名群众回迁新居,11个安置小区新增供暖面积21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31个,惠及群众3万余户,地勘三院、洛钢南院入选全国城市有机更新优秀案例。新建城区道路8条,整治提升背街小巷38条,建成城市游园22个,公厕、停车泊位、充电桩等生活配套更加完善。
——五年来,我们在合力攻坚中收获了新战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1697户618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市前列;全域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建成污水处理站(厂)12座,铺设污水管网361.2公里;完成国土绿化2.5万亩,城区绿化率达到49%。风险防范攻坚战有序推进,32个问题楼盘圆满化解,22起非法集资案件有效处置,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年来,我们在坚守初心中取得了新成绩。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289件。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33971元增长到44223元,年均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新建学校7所、公办幼儿园12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5%。新增“乐养居”98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建、改造标准化卫生室73个,全区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22张。新建城市书房27座。乐道里程突破150公里。15分钟“养老圈”“就医圈”“阅读圈”“健身圈”基本形成。
——五年来,我们在务实重干中树立了新形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各项任务,荣获全省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标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5件、政协提案545件。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统计调查、审计、退役军人,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成绩实属不易,过去的一年尤为难得。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洛龙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这一年,我们高举伟大旗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砥砺奋进、奋勇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新的成效,以优异成绩庆祝了建党100周年。一年以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抓项目建设,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投资52.3亿元的洛轴高端轴承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宝龙商业文化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投资50亿元的高端电子器件产业园等2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30亿元的中部云谷二期主体完工,华为新基建发展中心正式运营。全区162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4.2亿元,其中2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3.4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精准招商持续深化。绘制洛龙高新区、中心商贸区、大数据产业园区招商图谱,4个招商小组深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发达地区开展驻点招商,盈科律师事务所、美团功能性区域总部等项目成功落户。全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3.67亿美元。助企惠企扎实有效。“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26名区级领导分包117家重点企业,68名助企服务员收集的305个问题全部如期解决。坚持有诺必践,兑付各类惠企资金3.4亿元,助推项目顺利实施。
(二)抓创新引领,发展活力更加充盈。创新平台提级提质。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成功晋级“国家队”,中硅高科等3家企业成为省级创新龙头企业,莱普生入选省级瞪羚企业,科高辐射成功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华码信息等38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备案,洛轴LYC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中试基地,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等3家企业入选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379家。卡瑞起重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汇工轴承等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25所填补我国海底实验站钛合金框架制造技术空白,华清天木入围第六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50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与河南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首个营商环境数字化服务平台建成投用。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城区序列中,我区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八。
(三)抓城市提质,城区品质更具魅力。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完成拆迁265万平方米、腾地1544亩,为天街四期等30个重点工程提供了用地保障。关林东等4个片区33个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圆满完成,2.2万名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础配套日臻完善。打通展览东路等8条“断头路”,整治卫国路等7条背街小巷,新建城市游园5座、公共停车场8个,厚德园等12个社区体育公园建成开放。聚合功能不断增强。全力加快平台型创新城市引领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先行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示范区建设,正大文创智慧岛创新社区在全市率先揭牌,炎黄科技园213套青年人才公寓建成投用,全市首家“青年驿站”“青创之家”开放运营。
(四)抓乡村振兴,城乡发展更加均衡。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投入衔接资金2483万元,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15个,顺利通过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投资4.6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07个,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22个。“三清两建”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成为全市典范,南山草莓园、笨爸爸工坊等乡贤经济持续壮大,夏庄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以“六清一改一提升”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石罢、夏庄2个村庄成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观摩亮点。
(五)抓改革赋能,内生动力更加充足。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破局。低效用地处置走在全市前列,全年盘活低效土地1186亩,长达8年之久的亚啤地块低效用地问题圆满解决。恒固达项目成功摘得全市首宗工业“标准地”。组建全市首家产业发展智库,2名院士、60余名专家为全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区改革成效明显。洛阳经开区与洛龙高新区顺利套合,在全市率先实现“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放管服效”改革取得突破。1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一体化平台,“最多跑一次”占比达到99%,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到98%以上。
(六)抓文旅融合,支柱地位更加凸显。文旅项目全面起势。省文旅集团落户我区,牡丹博物馆、隋唐里坊文化数字展示馆等建成开放,明义坊成为沉浸式体验“文创样板”,建春门里坊展示路等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非遗博物馆等12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文旅消费强势复苏。“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等文旅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建设亮点纷呈。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节活动缤纷出彩,最美书房数量全市第一,区图书馆获得“2021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等6项省级荣誉,邵雍传说等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七)抓生态保护,城区环境更加怡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全区在建工地全面落实“七个百分之百”要求,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52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城市区前列。治水兴水成效显著。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完成恒通渠、永安渠等改造提升,“河长制”考核、“四水同治”工作排名城市区第一。国土绿化成果丰硕。围绕“一山一水六廊百村” 实施国土绿化1000余亩,三川大道等38个绿化项目如期完成,狮子桥等3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绿化达标村。
(八)抓民生改善,发展质效更显“温度”。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建成瀛洲花园等15个“乐养居”。引进天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省实验中学等知名教育资源合作办校,太康东路小学等4所学校如期招生,第一实验幼儿园等6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8000个,新增学校数量全市第一。社会保障更加充分。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完成培训1.1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0622人,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消防、食品、信访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扎实有效,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持续增强,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91起,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经历的挑战比预想的大,但取得的成效比预期的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有效监督、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洛龙历届班子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各位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洛龙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对经济的影响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转型任重道远;创新意识还需提升,发展动能有待增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仍需持续发掘培育;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一老一少一青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亟须破解;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畏挑战,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全力以赴补齐短板弱项,不负群众重托!
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围绕“对标深圳南山,建设创新高地”总体目标,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持续改善民生,聚力发展“风口”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大局稳定,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标深圳南山区,是市委、市政府在对我区城市形态进行充分研究后,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与南山区相比,我们有着相似的资源禀赋:一是相似的城区定位,同为城市主中心的南山区,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科技产业创新、高等教育和总部经济集聚区,这与市委对我区提出的建设全市创新高地、发展总部经济的要求高度一致。二是相似的产业结构,2021年,我区三产占比为0.9:24.4:74.7,南山区的三产占比为0.02:28.68:71.31,均为第三产业占比最高,服务业优势明显。三是相似的产业布局,南山区主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与我区当前优势产业发展布局相似度较高。四是相似的产业发展困境,南山区土地资源紧缺,产业用地供给量较少,工业发展空间受限,与我区经济开发区面临着同样的发展瓶颈。对标先进,南山区通过认真审视自身优势短板,找准发展定位,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连续式的跨越发展,城区综合实力连续四年居全国百强区榜首。检视自身,经过20余年的新区开发建设,我们的区位交通、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全市都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具备实现“十四五”时期爆发式增长的基础条件。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对标深圳南山区这一全国发展最好的城区,既契合市委对我们的要求,也符合洛龙发展的实际,更有利于凝聚全区合力、突出洛龙特色,全区上下务必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取长补短、放大优势,同心聚力走出一条有洛龙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基于以上分析,今后五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实力更加雄厚,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0%,年均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环境更加优良,城区绿化率达到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文化更加繁荣,“六个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1.5%;创新更加活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9%;开放更加进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人民更加富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全省领先。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洛龙区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起步之年,高标准做好全年工作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9%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留洛龙就业创业1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行动。南山区始终坚持践行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区内90%的科技型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氛围浓厚,享有“湾区硅谷”的美誉。对标南山区,我们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聚焦“1+6”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创新高地”。加快智慧岛创新社区建设。积极做好二郎庙村拆迁准备,启动青年数创智慧岛创新社区二期建设。4月底前正大双创智慧岛创新社区完成企业进驻,9月底前完成光电智慧岛创新社区10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年底前入驻企业20家以上。加快创新平台扩量提质。支持先进硅基材料、高性能铝基材料等市级产业研究院,以及洛阳理工学院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河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大连理工大学洛阳研究院建设,年底前中试基地投入使用。全年新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不少于35个,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2个。加快创新主体倍增。持续实施“双倍增”行动,推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度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各2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300个,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创新人才引育。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专家型人才100人以上,留洛龙大学生1万人以上。加快数字转型。年内工业大数据平台上线企业突破3500家,标识解析量突破2500万条,争创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少于2家,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10个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全区数字经济增长1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3.5%。优化创新生态。对全区创新生态进行全面评估,筹划建设科技大市场。制定科研机构和企业“揭榜挂帅”等奖补政策,争创科技重大专项2项以上。提升龙创基金运营能力,年底前基金投入项目数量不少于3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亿元以上。
(二)实施经济振兴行动。南山区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及发展定位,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及优势企业布局,以项目牵引经济发展,GDP连续9年稳居全省第一。对标南山区,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做好项目招引、建设、服务等工作,为实现千亿级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做大总部经济。坚持“一楼一策”,紧盯正大、泉舜、863创智广场等26万平方米闲置物业,积极引入金融、类金融和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及总部经济,力争全年重点盘活面积不少于13万平方米。加强与中铁十五局等头部企业对接,年内引进企业总部5家以上。狠抓项目建设。接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深入实施“7213”投资行动,加快推进7大领域、201个、总投资1393亿元的重点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上半年,中北宏远新基建等项目开工建设;三季度,朗旭工业园等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中部云服务基地等项目实现运营;年底前,青年数创智慧岛创新社区等项目实质性开工,建龙微纳研究院等项目完成建设。全年滚动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产业项目个数和总投资占比60%以上。发展平台经济。鼓励商贸零售企业发展“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新业态,年内引进哈罗单车等电商平台10家,打造2个区域性直播电商基地或产业园,建设10间以上共享直播间。积极招大引强。围绕“风口”产业集群,面向社会发布招商榜单,实施“揭榜挂帅”,激发全员招商热情。发挥4个驻外招商小组作用,紧盯中部科创中心等22个重点在谈项目,力争上半年,江苏亨通等项目实现签约;年底前,中电互联智能制造、上海远显太阳能等项目落地实施。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省外境内资金59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4.4亿美元。提升服务质效。围绕政策落实等5项帮扶重点,落实交办制等5项举措,采取“双揭双奖”等3项措施,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年兑付资金3000万元以上、降低实体经济成本3亿元以上,问题化解率达到95%。
(三)实施产业转型行动。南山区把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方向,2020年南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3425.38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2.70%,占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3.34%。对标南山区,我们要把抢抓“风口”产业作为实现经济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手段,积极发挥经开区主战场作用,按照“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科创园”的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打造5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光电产业集群。以中航光电为龙头,谋划建设中电光谷等6个中小企业科创园,4月底前,超卓航空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前,引进配套企业20家以上,新增产值不少于10亿元。轴承产业集群。盘活原精密机床厂等地块,建设2个中小企业科创园,4月底前,新能源装备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动工,雷达轴承、精密轴承入驻我区,力争沃安精密等9个项目实现签约。大数据产业集群。加快研发平台建设,紧盯华为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关键环,积极对接玖瑞科技、容联算法等30个重大项目,引进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中心、百度无人驾驶创新中心等6个大数据创新项目,确保年内新落地项目不少于15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莱普生、惠中生物研究院申报国家级创新中心,华清天木申报省级创新中心,全年引进院士2名、长江学者3名,落地河北富道等不少于5家关联企业。白色家电及新能源产业集群。支持格力集团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天久科技、朗宸房车与格力白色家电、钛新能源车配套成链。上半年,总投资40亿元的冰洗生产基地启动建设。
(四)实施文旅文创行动。南山区全面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深度挖掘城区传统文化脉络,通过重点示范项目的带动,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占深圳市比重超过50%。对标南山区,我们将聚焦文旅文创成支柱,以“16114”工作思路为指导,全力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打造隋唐洛阳城文化品牌。围绕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3.0版本,以恢复古都历史中轴线气象为重点,着力做强隋唐里坊文化IP。4月底前聂湾里坊光影秀项目投入运营,下半年启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完成天街北延、建春门大街东延涉迁任务,叫响“盛世隋唐”品牌。培育发展文化产业。聚焦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抢抓文化产业“风口”机遇,加大动漫、潮玩、国风等文创产业培育力度。依托香溢南山牡丹园、花漫里坊、洛阳春天国际牡丹产业园,做大做强催花牡丹、牡丹鲜切花等产业。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3亿元。打造文旅文创高地。推动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基地落户我区,围绕清华同衡研究院、颐高集团、北京幻方等企业,打造更多具有洛龙标识的文创产品。对接引入故宫文创、敦煌文创、大英博物馆文创等国内外头部品牌,加强与德胜文旅、驴妈妈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乡村(社区)文化合作社作用,全年组织各类专题活动20场以上。依托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等载体,持续扩大全民阅读覆盖面,全年新建城市书房2座,开展樊登读书会等阅读活动不少于100场。
(五)实施城市提质行动。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时期,南山区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城市建设目标定位,现已成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和创新包容的城区。对标南山区,我区重点是以“36441”工作思路为引领,全力加快平台型创新城市引领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先行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示范区“三区”建设。提升城市风貌。严格落实《洛阳市城市风貌管控导则》,扎实做好城市空间、风貌管理,推动隋唐里坊区重现隋唐时期历史风貌,中心商务区塑造现代都市风貌,洛阳经开区以“工业上楼”模式展现现代工业区新风貌。增强城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市更新,4月份完成洛钢地块拆迁,年底前龙瑞A区等6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加快完善基础设施,5月底前政和东路(龙门大道至长夏门街段)实现贯通,6月底前枣东大桥改建工程全部完工,11月底前打通二郎庙街等7条“断头路”,年底前完成学子街等7条道路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新增海绵城市面积5万平方米、车辆泊位不少于1000个、充电桩200个以上,提升改造公厕15座,实现重点区域社区体育公园、健身中心全覆盖。聚焦安置房建设。加快刘富等25个安置小区建设,4月底前龙诚二期、龙跃二期、大东一期实现交房,5月底前豆府店安置小区交房,上半年东西霍屯二期、李屯二期、大东二期等12个安置小区实质性开工,年底前聂湾二期达到入住条件。推进精细化管理。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持续巩固商品房小区私搭乱建专项整治成果,同步加强安置小区物业管理。严格落实“路长制”,深化市容市貌等领域“七项综合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建设,年底前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以上。妥善处置问题楼盘。6月底前乾坤御苑等8个问题楼盘处置到位,年底前洛河悦等剩余3个楼盘的问题全部化解。同时,做好楼盘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增量。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全年新增省级规范化社区10个,创建“红色物业”示范小区10个以上,6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标准,“五星社区”实现全覆盖。
(六)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扎实推进“151”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因人因户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实现返贫致贫风险动态清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投资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度,脱贫成果巩固率达到98%以上。推动全面振兴。扎实开展乡村运营,年底前建成示范村9个、精品村6个,实现达标村全覆盖。抓好集镇建设,加快首批22个集镇项目建设,年底前佃庄镇、李楼镇2个试点集镇全部达标。持续深化“三清两建”,9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143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高质量运营。不断壮大“乡贤经济”,依托洛龙乡贤创客联盟基地,就近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2000人以上。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年底前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2%,“三变改革”实现全覆盖。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优化人居环境。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施六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建成3个“四美乡村”和1个“美丽小镇”。年底前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智能化垃圾分类处理终端全链条模式全面推广,力争打造全市亮点。
(七)实施改革赋能行动。南山区始终坚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注重发挥政策性投资引导基金杠杆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多年蝉联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第一名。对标南山区,我区重点是抓好资本市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政策3项工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基金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入驻金融、类金融机构20家以上,基金管理规模不少于100亿元。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城市更新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全年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不少于4次,年内贷款金额达到550亿元。加大莱普生等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新增新三板企业3家,“四板”挂牌企业达到70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检测平台、创业辅导、人才引进、中介服务、科技市场5个方面,加强市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5月底前市级人才市场落户我区。制定惠企政策。针对企业、运营商、投资商不同层级,摸清企业需求,研究提供更高水平、更加精准的政策服务。坚持“有诺必践”,抓好政策兑现落实,助力企业发展。
(八)实施生态建设行动。持续加强污染治理,大力营造天蓝水绿、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要求,强化“散乱污”企业排查治理,确保PM2.5、PM10、优良天数“两降一升”。严格落实河长制,5月底前完成永通渠、恒通渠清淤疏浚工作。加大排污口排查频次,确保辖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年底前完成丰李、佃庄污水管网建设。深入实施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试点建设进度。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认真落实省、市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加快“四大结构”调整,深入开展绿色低碳行动示范创建活动,6月底前完成华能锅炉机组二期改造项目,全力推动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面推行“林长制”,探索绿化监管新模式。提升完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推动环境监管智能化精细化。
(九)实施民生改善行动。持续加大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切实把群众身边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坚持就业优先。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200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低于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实现再就业1500人以上。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全年完成技能培训3.1万人次。发展优质教育。9月底前,宝龙小学、元稹中学实现招生;年底前,聂湾等5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用,尚贤街中学等5所学校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学位1.2万个。深化“县管校聘”等教育改革,持续做好“双减”和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开展“足球进校园”等活动,打造“一校一品”特色校园。加快健康洛龙建设。新建龙门卫生院,培训乡村医生440名,实现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标,让群众大部分就医需求在基层得到满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升73个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站功能,加快609张家庭床位适老化改造,探索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十)实施风险防范行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精准防控、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四早”要求,扎紧“四个口袋”,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提升救灾防灾能力。立足防大汛、救大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日常演练,不断增强应急处突能力。防范经济风险。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推行政府还贷周转金网上申办,引导企业使用还贷周转金不少于10亿元。深化金融机构监管改革,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范安全风险。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城镇燃气、“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确保6月底前完成李楼消防站建设,年底前完成佃庄消防站建设,实现社区微型消防站全覆盖,全区安装独立式感烟探头不少于1000个。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范社会风险。以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抓好重信重访案件化解,确保年内“三零”村(社区)达到75%以上。加大非法集资处置力度,年内化解案件4起,兑付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平安洛龙建设,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同时,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人防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深感重任在肩;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倍感使命光荣。新一届政府将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三转三优”行动,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清廉、务实、高效的人民满意型政府。
(一)从严治政,淬炼忠诚之心。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以令必行、禁必止的高度自觉,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之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促进发展。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更加阳光透明。
(三)务实勤政,筑牢为民之心。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做到交办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营造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
(四)廉洁执政,常怀敬畏之心。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坚持节用为民,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省下来的“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勇立潮头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平台型创新城市: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硬件与软件,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力、亲和力、感召力。
青年友好型城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青年的吸纳力、吸引力和承载力不断提升,青年人群对城市的贡献力、创新力和创造力也不断增强,从而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三清两建:清资产、清“村霸”、清矛盾,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强群众自治组织。
六清一改一提升:清理生活垃圾、河渠沟塘、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老旧房屋和残垣断壁、墙面乱贴乱画、杂物乱堆乱放,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实现主次干道及河流沿线村庄环境整体提升。
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风口”产业:因国家政策支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或拥有巨大盈利潜力而获得高速发展机会的产业。
“1+6”工作重点:“1”即致力于建设全市创新高地;“6”即科技产业社区建设行动计划、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创新主体倍增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引育行动计划、数字转型行动计划、创新生态优化行动计划等六大行动计划。
“16114”工作思路:“1”即以建设“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为目标;“6”即实施文旅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文旅文创引进、文化活动品牌创塑、文化惠民、文化典籍编纂等六大专项行动;“114”即推进12个、总投资143亿元的重点文旅项目,年内完成投资不低于40亿元。
“36441”工作思路:“3”即锚定建设平台型创新城市引领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先行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示范区“三区”目标;“6”即实施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城市管理提质、问题楼盘整治、社区创建等六大专项行动;“441”即推进43个、总投资476亿元的城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46亿元。
“151”工作部署:“1”即坚守“一条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守防止返贫底线;“5”即突出“五个抓手”,以“三清两建”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集镇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二个“1”即强化“一项保障”,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施六提升”专项行动:“治理六乱”即整治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开展六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实施六提升”即改厕提升、净化提升、硬化提升、绿化提升、亮化提升、美化提升。
二次四分法:农户把生活垃圾按照能否腐烂进行初次分类,分为“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保洁员把分类后的垃圾运送至村垃圾分类中心,“可腐烂”垃圾就地堆肥,“不可腐烂”垃圾由分拣员按照能否回收进行二次分类,分为“可回收”、“其他不可回收”和“有毒有害”等垃圾,实现垃圾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九小场所:小学校或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店、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的总称。
“三合一”场所: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
“三零”村(社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村(社区)。
“三转三优”行动: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优效能、优服务、优创新。
“13710”工作制度:省委提出的政务工作制度。“1”指当天要研究部署;“3”指3天内要向市委反馈办理情况;“7”指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1”指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指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