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标杆夯基础,分阶段、分层级梳理公开目录
我区在2018年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领域上,以就业创业为试点;在地域上,以李楼镇为试点;按照国务院各部委公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及“应公开尽公开”要求,结合权责清单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认真梳理公开目录,积累工作经验。随后,在其他25个领域及11个镇(街道)全面铺开此项工作。通过“梳理—审核—再梳理—再审核”的流程,先后多次修改,梳理出区本级26个领域共572个公开事项(市政服务及城乡规划领域不涉及)。其中,就业创业23项、社会保险60项、卫生健康146项、涉农补贴5项、社会救助8项、户籍管理34项、养老服务8项、义务教育10项、城市综合执法27项、安全生产23项、救灾19项、食品药品监管17项、税收管理15项、公共法律服务11项、扶贫13项、重大建设项目29项、公共资源交易23项、财政预决算4项、公共文化服务26项、农村危房改造15项、环境保护11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7项、保障性住房26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12项。
二、拓渠道构体系,横到边、纵到底覆盖政务公开
我区大力拓展公开渠道,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体系,线上政务公开渠道包括: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信微博、广播调频等。线下政务公开渠道包括:1个区行政服务中心、12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1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个政务会客厅和27个城市书房(6个在建),所有点位均设置有“政务公开资料专区”,及时公开政府公报、办事指南等信息,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尤其是将区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版块作为一个功能模块,整合入城市书房内多媒体查阅借阅终端,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全面扩大了政务公开的覆盖面,有效提升了政务公开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率。
三、明标准重落实,定责任、细分工规范政务公开
在做好区本级政务公开的基础上,我区着力化解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高、措施不严、随意性大等问题,针对不同层级,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易操作的标准规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行“13个1”标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行“11个1”标准,分别明确了服务大厅、户外公开栏、就业服务终端、权责清单、服务事项清单、政务公开资料专区、服务团队等标准,责任到人、细化分工,切实将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做到细处。尤其是我们在11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三务公开详情查询平台”终端,群众只需通过扫描身份证,即可获得本村(社区)的村务、党务、财务等信息,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参与度、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