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首页 > 洛龙要闻

一是加快三大主导工业提质升级。加快“提质倍增”行动和“三大改造”步伐,以“十大工业项目”为引领,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狠抓项目建设。要全力以赴抓开工,加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协调和环境保障力度,力争1月底前,阿特斯年产300万KM金刚线等项目开工;4月底前,雷斯达、特克机械等项目开工;9月底前,仟星工贸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全力以赴抓建设,加大中航光电连接器研发及产业化、725所先进钛及钛合金材料等项目的服务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力以赴抓竣工,力争年底前,中航光电新技术产业基地、5715新厂区二期、阿特斯1.2GW太阳能黑硅制绒硅片、中硅高科电子级高纯多晶硅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实现竣工。全力以赴抓投产,紧盯阿特斯硅片智能自动化技改等项目,力争上半年实现试生产。另一方面,狠抓资源盘活。精准择商选商。强化惜地如金意识,建立招商项目评审机制,持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力争洛阳LYC高端轴承产业园、红典医疗研发与应用中心等项目尽快签约,年内新签约亿元以上“双高”产业项目不少于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盘活闲置资源。加快停产企业处置,力争年底前,亚啤公司完成债务清算,鸿泰半导体引入战略投资者,中铝洛阳冷轧厂确定改造方案。完善退出机制。制定“亩产地图”,加强对企业产出效益的考核,对亩产效益低下的项目,要建立逐步退出园区机制。同时,我区的各项扶持政策也要与亩产效益挂钩,支持带动能力足、发展效益好的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要以“十大服务业项目”为抓手,围绕楼宇经济、电子商务、金融等重点领域,持续增强特色商业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确保在全省综合排名前移1—2个位次。加快楼宇经济发展。力争牡丹文化节前,正大广场正式投用;年底前,泉舜酒店运营团队入驻,天元大厦主体完工,全年新培育千万元楼宇3栋。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力争年底前,中浩德电商园冷链仓项目投入使用,全年新增省级电子商务认定企业30家、电子商务示范示范企业1—2家。加快金融核心区集聚发展。要深入落实“引金入洛”工程,持续宣传金融优惠政策,支持金财、国鑫、恒昌等担保小贷公司增资扩股,力争上半年华夏银行、兴业证券开业,中证国宏1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落户该区,全年引进金融、类金融机构5家以上。

三是加快大数据开发应用。要尽快谋划实施一批应用示范项目,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数据资源中心、技术中心和应用中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三季度前,中移在线二期开工建设,年底前,景安IDC二期土建工程完工,督促联想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工业大数据方面,加快推进中原大数据研究院3D人脸识别、杨森工业机器人等项目建设,配合做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前工信部电子五所项目签约落地。公共服务大数据方面,加快推进莫顿文物大数据、全民医疗大健康平台建设,确保环保大数据、华为云大数据等项目尽快入驻。年底前,该区交通、旅游、教育、城管等政务数据资源要向大数据产业园集聚,推动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和公共数据开放。互联网大数据方面,支持北京嘉芸汇、阿里云、海拍客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扩大品牌影响。持续宣传大数据产业发展“十二条”政策,与中移在线、863等园区开展联合招商、以商招商活动;要继续办好第三届洛阳大数据高峰论坛,提升论坛档次;要紧盯中海大数据等重点招商项目,引进一批龙头示范项目,确保全年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应用等产业项目30个以上,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实现园区智慧交通建设及WiFi全覆盖;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年底前青年人才公寓要具备交付条件;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为企业招聘人才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探索运营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成立专业化运营公司,推进园区由“政府推动型”向“企业服务型”转变。要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等先进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入园综合建设评价考核体系。

四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围绕隋唐洛阳城、关林、白马寺三大区域,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助力全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要围绕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全力做好隋唐南城墙复原、天街北延等项目的环境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做好与河南建业公司对接力度,力争年底前正平坊启动建设。要依托关林景区,发挥周边伊水游园的生态优势,加快关圣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关林特色步行街。要依托白马寺景区,加强与湖南伟大集团等的对接,深入推进古寺小镇建设,力争年底前河洛古城一期形成初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