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洛龙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
日期:2019-02-22
来源:洛龙区人民政府
——2019年2月17日在区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狠抓落实年”活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57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高于预期0.1个百分点、全市0.7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预期0.7个百分点、全市2.1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1。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5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实现预期、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7058元,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预期0.6个百分点、全市1.1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324元,同比增长8.8%,高于预期0.3个百分点。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33.2:64.6,第三产业占比居全市第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消费增速超越投资。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12.5、7.2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营利性服务业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6%、31.2%,远远高于房地产业-17.3%、批发业11.3%的贡献率。道路运输、信息软件和技术、文体娱乐、公共设施管理等新兴行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350.1%、150.7%、241.9%、20.6%。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税收占比72%,高于预期2个百分点、全市5.1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2.1%,高出全市24.4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56.7%,高出全市26.7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1。
(二)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全面小康基础不断夯实。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清理整顿7家涉嫌违法放贷机构,4家创业投资类企业被列为异常,完成7起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向1308名群众兑付追逃资金3897万元。政府债务6.21亿元,低于市定14.25亿元的限额;11个楼盘的问题妥善解决,199起农民工欠薪案件顺利化解,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全区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深入推进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强化结对帮扶,兑现行业扶贫政策资金3000余万元。投资1107万元,实施5类19个扶贫项目。白马寺镇孔寨村实现脱贫摘帽。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11户6184人,已脱贫1465户547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6%。强力防治环境污染。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宣传落实“一法一条例”,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保持环境污染治理高压态势,累计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668家,161个建设工地扬尘得到有效管控,全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多次排名全市前列。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000余次,清理水面61万余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站11个,改造63个村污水管网,22个村的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开展核心区水系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成效显著,关闭搬迁养殖户560户。完成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制定了《洛龙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3家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进行监测,确定土壤详查点位108个。开展“世界水日”“全国低碳日”“全省节能宣传月”宣传活动,完成“电代煤”取暖2000户,城中村气代煤燃气管道覆盖4万户,建成409个汽车充电桩、1500套电动车充电桩,节能考核由完成等级上升为良好等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汾渭平原重点区域强化督察交办的173个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三)三大园区有序建设,八大产业加快发展。三大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洛龙高新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15%,限上企业批发额58亿元、同比增长35%,阿特斯技术改造、古城机械绿色改造全省领先,725所获批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快速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洛阳大数据高峰论坛,新引进阿里云等项目30个,第一家非省会城市阿里云数据运维中心落户我区,西交大中原大数据研究院、嘉芸汇二期正式运营,全市首个5G基站建成投用。洛龙特色商业区高端服务业不断壮大,全省排名上升2个位次,新增千万元税收楼宇3栋,开元大道两侧已经成为全市金融机构集聚区,正大城市广场、泉舜国际酒店基本建成,宝龙三期主体封顶。八大现代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大华重机年修复8000吨成套选矿机械设备项目竣工投产,古城机械汽车制动抱死系统零部件生产线设备正在安装调试,725所新材料试制中心建成,613光电中心、中航光电新技术产业基地一期主体封顶,5715光电研发中心二期正在建设。引进金融、类金融机构8家,设立创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资本市场融资9.1亿元,帮助企业使用还贷周转金17.1亿元,辖区“两类”公司共为中小企业放贷25.9亿元。35家企业通过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认定,数量全市第1,全区跨境电子商企业务年交易额达到12375.57万美元。河洛古城、“两坊一街”等项目加快推进,炎黄科技园二期正在建设,沟域经济项目初见成效。
(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开放招商取得成效。项目谋划推进更加有效。谋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3个,总投资12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2亿元,已完成投资348亿元,占目标的108%。举行3次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7个,完成投资50.6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48%;应竣工项目3个,实际竣工4个,竣工率达到133%,综合排名中心城区第3。全市重大项目观摩活动排名中心城区第2。项目管理更加规范。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性备案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全面实行网上办理,全年受理备案项目177个,确认备案126个,总投资284.45亿元;审批政府投资项目45个,总投资68.76亿元,聘请第三方机构评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次,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更加规范。财政评审项目612个,其中审核工程结算项目109个,平均审减率10.9%,节省财政资金1423.74万元。开放招商取得新成绩。共签约亿元以上“323”现代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80.3亿元,主要有投资25亿元的鹏起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投资5.3亿元的洛阳翰泰设计研发产业园等项目。全区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实际利用省内资金、进出口总额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 。
(五)城市建设提速提质,乡村振兴积极推进。征地拆迁量大速快。全年完成拆迁210万平方米、腾地13068亩,保障了新伊大街、王城大道快速路等53个项目用地需要。尤其是在百城提质行动中,1个月拆迁二郎庙钢材市场6万平方米,15天征迁二广高速两侧环境整治涉及的20万平方米、776亩土地,10天拆迁隋唐南城墙区域5万余平方米附属物,9天拆迁南环生态廊道槐树湾段98户民宅,3天拆迁后河村188户民宅,不断刷新征地拆迁的“洛龙速度”。群众安置加速推进。商屯小区、八里槐小区、练庄小区一期、聂湾小区一期实现分房入住,裴村小区、梁屯小区具备交房入住条件,龙诚小区一期、练庄小区二期主体基本完工,龙跃小区一期室内安装工程完成,龙跃小区二期、白马寺小区正在建设,大东一期安置小区复工。生态绿化量大质高。全年完成廊道绿化11800亩,龙门大道、东南环、新伊大街等道路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市民面前。新建城市小游园13个,占地1635亩的伊水游园八里堂段作为全省百城提质现场会观摩点受到高度赞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古城快速路、新伊大街建成通车,东环、南环路全线贯通,王城大道快速路洛龙段、释源大道正在建设。兴洛湖公园、定鼎门广场建成投用,建成兴洛湖等城市书房13个、养老服务中心3个。完成8个广场、10个小区海绵化改造,改造提升背街小巷9条、老旧小区15个,新建城市公厕21座,拆除违法建筑23万平方米。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编制了《洛龙区2018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李楼镇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提升农村公路93条28.3公里,农村区域土路全面消除;铺设供水管网25万米,解决7个村居民及农村在校师生饮水安全3万余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启动,改建23座农村公厕、2470座户厕;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六)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有效。多措并举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8.3%,待售面积不断减少;开展清理规范转供电加价行为,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成本20%;深入推进电力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138万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市率先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率先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率先开通企业绿色通道、率先设立城市政务会客厅,在全省率先实行“一证三码”登记制度、率先开展手机APP申办营业执照,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全市第1;“容缺办理”试点顺利开展,服务大厅复印实现全免费;企业开办时间由平均12个工作日压减到4个工作日,比国务院要求的压缩到8.5天少4.5天。农村、文化体制、财税体制等改革全面推进。开展了“档案见证改革开放40年”主题活动。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快推动洛阳自创区洛龙辐射区建设。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0家、市级研发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省级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专业化众创空间2个,新增在孵企业135个,新增备案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0个,专利申请总量1177件,有效专利拥有量增速达到5%。小微双创工作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城区第1。
(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民生保障更加坚实。区定12项60件民生实事及省市涉及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全年民生领域支出26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9%。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8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等按时足额发放,为2561名困难群众缴纳补充医疗保险。救灾救济1491人,保障残疾对象3867人,慰问弱势群体7755户。高龄补贴政策惠及到全区13689名70岁以上老年人。5所敬老院基础设施得到提升改造。新增城镇就业7069人、困难人员就业550人、农村返乡创业10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9人。社会事业更加完善。洛一高附小、开元小学、龙和中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科技馆建成投用,第三初级中学综合楼正在建设,特教中心、李楼中心幼儿园等工程有序推进,新招聘教师148人,课后延时服务率先落实。全省文化先进区创建成功,举办了洛阳市首届牡丹杯经典诵读大赛,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活动,向群众免费演出戏剧100场,放映电影1712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扎实有效、受到好评,3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卫生乡镇”、1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文明乡镇”,全区卫生乡镇覆盖率达到82%;病媒生物防制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C级标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为27664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1517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有效落实。社会管理更加有效。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年没有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全市先进位次。深入推进信访机制改革,办结上级交办信访案件313起,实现“三零”目标。扎实搞好人民调解工作,共调解案件1892起,调成率98.7%。110联动和网民诉求办理工作连续12个月排名全市第1。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初显,“平安洛龙”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增速呈放缓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项目后继乏力、现代服务业拉动不明显、新兴产业体量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压力大,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区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村振兴任务十分艰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的任务繁重,生态环境建设还有不少欠账;各类风险隐患相互叠加,问题楼盘、非法集资、特殊利益群体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维护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认真落实区委四届七次会议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区委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以建设全市“首善之区”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创新发展方面,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20%和4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在协调发展方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绿色发展方面,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下达目标。在开放发展方面,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增长,营商环境排在全市前列。在共享发展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李楼镇二北村脱贫摘帽,65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6700人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落实好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运行,稳增长,全力推动经济运行高质量。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强化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强化经济运行协调,全力以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认真组织好经济运行例会,做好预警监控,加强运行调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二是加快骨干税源培植。成立区财税建设领导小组,专题研判税收收入问题,通过“增、查、扭、追”等措施,确保税收平稳入库;建立办事处支出与收入挂钩机制,完全城市化的办事处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楼宇经济、培植特色商业街上,不断提高税收质量。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上级减税降费、降低社保费率、电力直接交易等政策,及时兑现我区各项优惠措施,切实降低企业基础性成本。落实好区级领导分包企业制度,强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意识,快速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加快推进企业发展。四是做好消费文章。加快教育、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高端品牌,进一步提升宜人路小吃街、政和路美食街、宝龙水系步行街、泉舜餐饮美食街等特色街的品位,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二)抓双高,促转型,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高质量。以产业升级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质量效益。一是加快三大主导工业提质升级。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工业转型升级、提质提效。突出抓好中航光电技术产业基地二期、725所先进钛及钛合金材料、中硅高科电子级高纯多晶硅、阿特斯光伏黑硅制绒硅片及金刚线等22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开工、按期竣工、按期投产;抓好洛轴高端轴承产业园、朗宸旅居车等项目洽谈,争取尽快签约。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突出发展楼宇经济,重点抓好正大广场、泉舜酒店、国宝大厦、天元大厦等楼宇项目建设、招商和运营,全年新培育税收千万元以上楼宇3栋、超5000万元楼宇2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重点抓好中浩德电子商务产业园、关林电商产业园、盈信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全年新增省级电子商务认定企业30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2家。加快金融核心区建设,深入落实“引金入洛”工程,全年引进金融、类金融机构5家以上,争取中证国宏1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落户我区。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围绕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全力做好隋唐南城墙复原、天街北延等项目的环境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积极推动正平坊项目尽快启动建设。依托伊水游园的生态优势,加快谋划实施关圣文化产业园、洛神水镇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对接,加快推进古寺小镇建设;加快河洛古城项目建设,推动一期项目初具规模、二期项目尽快启动。
(三)抓载体,促集聚,全力推动园区建设高质量。全力以赴建好三大园区,努力将其打造成我区经济发展的高地、快速发展的引擎。一是抓好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围绕“四个坚持”发展原则和“3个3”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工业大数据方面,力争拖拉机、矿山机械、单晶硅、轴承等大数据中心实质性运营;公共服务大数据方面,争取环保大数据、华为数据中心等项目尽快入驻,区政务数据资源向大数据产业园集聚;互联网大数据方面,支持北京嘉芸汇、阿里云、海拍客等重点项目做大做强。全年园区引进大数据等产业项目30个以上、产业规模达到百亿元、从业人员突破4万人。二是抓好洛龙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建设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目标,大力搞好园区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闲置资源盘活等工作,力争全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完成310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亿元,同比增长8%;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限上企业批发额63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限上企业零售额10亿元。三是抓好洛龙特色商业区建设。围绕楼宇经济、电子商务、金融等重点领域,持续增强特色商业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巩固全省二星级特色商业区地位,确保在全省综合排名前移1—2个位次。
(四)抓项目,稳投资,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放大投资的乘数效应、结构效应。一是实施91715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即聚焦9大体系,推进实施170余个、总投资1521亿元的重大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重点搞好“十大工业”“十大服务业” “十大大数据”“十大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建设”“十大生态”“十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推动全区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搞好项目立项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河南省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以及省发改委《关于做好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性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行为;认真落实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洛龙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要求,促进政府投资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强化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认真落实《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对项目开工前是否依法办理手续、开工后是否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建设等进行监管,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四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围绕上级资金投向,积极谋划项目,支持企业争取资金,争取更多区政府投资项目申报中央、省、市资金,申报使用债券资金,一定程度缓解资金压力。
(五)抓改革,促开放,全力推动改革开放高质量。坚持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要活力,把改革之路走得更快、开放之门开得更大、创新之力做得更强。一是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加快推进我区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民营企业拥有更多获得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批准的《洛龙区机构改革方案》,按时保质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围绕“五个着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以批代管”的思维定势,加大“放”的力度、完善“管”的体系、提升“服”的质效,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确保“网上可办”“一网通办”实现两个100%。二是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落实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新要求,以制度型开放的实招硬招补齐流动型开放的短板弱项,打造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放宽市场准入,将开放领域拓得更宽;提升平台优势,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双向开放,既坚持高质量“引进来”,推动精准招商提速提质,又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实现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全年新签约落地亿元以上“双高”产业项目15个以上,力争在全市开放招商工作中位居前列,争创全市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让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自创区建设,持续推进“双倍增”行动,支持863创智广场申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23个,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力争新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不少于3个,省部级以上专家人才不少于3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60名以上。
(六)强弱项,补短板,全力推动城乡发展高质量。以推进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为重点,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认真落实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精神,着力推进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重点围绕“四高”抓推进,高质量抓好城市规划,完成隋唐里坊区内3个示范性安置坊、东西霍屯4个安置小区以及汽车物流产业园规划编制,加快龙门办、李楼镇控规修编,完成城市核心区和洛龙高新区控规的审批,争取将白马寺、李楼、龙门等区域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高质量进行城市建设,配合搞好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高铁动车组存车场、地铁一二号线、综合交通枢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聂泰路北延、滨河南路东延等项目涉迁和施工环境协调,适时启动皂角树钢材市场和7个村的拆迁,建成释源大道,完成4条道路改造提升、8个老旧小区改造、31座公厕的新建扩建,年内3个安置小区分房入住、2个主体完工、6个实质开建,短板不断补齐,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高质量搞好城市管理,坚持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持续推进“五项治理”,促进城市由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质转变,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坚持“以克论净”标准,持续提升道路保洁质量;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好“城市大清洁”等活动;保持违法建设整治高压态势,年内存量违法建设整治完成70%以上。高质量搞好城市经营,加快辖区存量土地收储及挂牌出让工作,深挖城市游园、城市驿站等无形资产,探索设置广告位等方式,增加经营收益;积极发行棚户区改造项目债券,破解资金难题;推进生态绿化项目市场化运作模式,缓解财政压力,逐步实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以城养城”。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重点搞好脱贫攻坚战、《洛龙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李楼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确保年内实现226户、650名贫困群众和最后一个贫困村李楼镇二北村脱贫摘帽,全区所有贫困村、80%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70%农户达到“五美庭院”标准,每个“四美乡村”示范村都建成1个以上示范项目,农村道路路灯实现全覆盖,具备排污条件村的厕所全部进行无害化改造,完成5座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21条道路提升改造、25个村庄绿化。
(七)治污染,优环境,全力推动生态环保高质量。认真贯彻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五大行动计划”,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变好。一是倾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紧盯重点区域、行业、环节、时段,以“六控”为重点强力治标,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治本。重点落实好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完成25900户“双替代”取暖工程和21.3万平方米建筑能效提升任务。完成市下达的煤炭消减任务,积极督促华能电厂加快煤电机组“清零”,着力解决好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污染问题。进一步做好国控点周边环境治理,继续做好施工工地夜查等工作,督促各施工工地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拆迁现场湿法作业”等措施,严格扬尘管控,确保PM指标排名全市前三位。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保持高压态势,从严从重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严格按照“两断三清”标准整治到位。二是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以落实河长制、推进河渠湖综合治理和农村全域污水治理为抓手,着力解决水污染问题。年内完成凝碧湖、积翠湖等4湖的改造提升,对胜利渠、古洛渠等5条河渠43公里渠道进行生态治理,实现所有村庄污水管网接入市政管网或污水处理站,确保农村区域污水全部治理到位。三是协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加快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年内重点搞好高铁廊道小营段及高铁两侧绿化、伊水游园李楼段2548亩绿化和龙门西山、高铁南广场、二广高速两侧绿化提升,全区所有绿化项目全面完成补种补栽。同时,大力实施生态修复行动,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
(八)强保障,惠民生,全力推动民生改善高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加大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加大公共服务供给,落实民生实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强化社会保障。贯彻落实上级就业创业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7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10人。落实好军休人员待遇和退役军人安置政策。继续做好五保户、低保户及60岁以上被征地农民等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及时做好临时救助工作,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办好优质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年内新投用八里槐、梁屯、兴业苑3所幼儿园,政和路小学、河科大附小基本建成,伊洛路小学、长厦门小学、龙安中学、开元中学力争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幼儿学位1000个、中小学学位3000个。扩大北二分、一实小等现有名校优势,提高洛一高附小、未来小学的影响力,再打造一批本土名校。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发挥13座已建成城市书房的作用,让“书香洛阳”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加快练庄游园、文博广场和文博体育公园等4座城市书房建设进度,确保尽快建成投用。利用基层文化平台,广泛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好优质医院。积极推进“健康洛龙”建设,加快洛钢医院二期病房楼建设,支持“以院带点”工作,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带动我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加大村卫生室改造力度,全年完成20个村室改造任务。加快河科大一附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建设。
(九)防风险,保稳定,全力推动社会治理高质量。紧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集中精力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安全感。防范社会风险。加强辖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创业类投资企业和互联网金融的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发挥还贷周转金的作用,全年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金额不低于17亿元;发挥担保贷款公司的作用,全年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金额不低于20亿元,积极防范企业资金断档风险。加快非法集资案件处置进度,确保结案率达到50%以上。加快问题楼盘处置,力争17个剩余问题楼盘全部处置到位。守好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启动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年内所有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成投用。加强食品领域监管,积极开展“双安双创”活动,确保食品安全。持续搞好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落实好领导接访、包案等制度,加大群众来访来信反映问题解决力度,争取息访罢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启动“雪亮工程”,织密“天眼”,持续推进平安洛龙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毅力、更加高效的执行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不断谱写洛龙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新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附 件
部分词语解释
1.“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323”现代产业:“3”即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2”即电子商务、金融两大新兴产业,“3”即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健康养老三大特色产业。
3.“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指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管”指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服”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4.“三证合一”:即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
5.“一证三码”:即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共同赋码。
6.“容缺办理”:即针对那些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职能部门可以“暂时性容忍”办理,办事群众和企业只需在相应时间内补齐相应材料即可。
7.“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8.“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9.“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10.“四个着力”:即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依靠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着力鼓励创新创业,依靠创新引领和人才支撑增强新动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11.“四张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具体指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12.“9+2”工作布局:“9”是指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开放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九大体系;“2”是指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3.“3个3”发展思路:即以政务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为三条发展主线、着力培育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公共服务大数据、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工业大数据、数据加工为特色的互联网大数据三大产业集群,建设中部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技术中心、数据应用中心“三大中心”。
14.“五个一”工作机制:指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分包、一个保障团队、一名项目服务官、一个项目投资进度计划表。
15.“五个着力”:即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16.“五美庭院”:指农村家庭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
17.“四美乡村”:指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
18.“六控”: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
19.“七个百分百”:即施工现场百分百全围蔽;工地砂土百分百全覆盖;工地路面百分百全硬化;拆除工程百分百洒水压尘;进出工地车辆百分百冲净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百分百绿化;物料堆放、施工垃圾与生活垃圾百分百清理。
20.“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1.“双安双创”:即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
区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9年2月15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