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龙区审计局开展调查研究 推动经责审计高质量发展
-
日期:2023-12-01
来源:区审计局
为不断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使命、新定位、新要求,洛龙区审计局经责办以提升审计价值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开展调查研究,探索研究型审计的“经责经验”,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一、调查研究,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特点
由于经责审计涵盖行业领域广,差异性大,为了找准经责审计的切入点,经责办从经责审计工作方案入手。结合实施中的审计项目,将调查研究专题内容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规定的审计重点结合,通过查看被审单位官网、任职文件、工作报告、绩效考核、会议纪要等资料,对被审计单位在历年发展中的各项重大上级政策部署、部门单位事项决策、财政经费变动、问题多发点等方面开展纵向定量和定性调查,动态掌握其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为领导干部画像作初步勾画;召开审计组内座谈会、阅研相关报道、搜集舆情,横向将被审单位放在整个行业中进行对比分析,分类梳理多角度数据,归集形成对应清单,实现对审计对象的立体画像。
二、实地查勘,深入排查被审计单位问题
深入审计现场,把牢主责主业关键点。审计组成员到被审计单位,通过听取介绍,查看资料,现场询问、实地查看、抽查量度等方式,全面了解宏观政策环境、被审计对象及所处行业情况,排查细化被审计对象在政策执行、工作运行中的风险点,揭露单位管理和领导干部权力行使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要坚持“着眼宏观,统分结合”的原则,在研究分析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找准审计方向,着手层层剥离,查找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对领导干部要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揭示问题,防止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三、剖析问题,有效推动被审单位整改
相比以往的审计,研究型审计应更注重研究问题深层次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达到经责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经责办除从被审计单位个体层面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外,在审计实施阶段完成后,对审计项目全过程“回头看”,“跳出”项目思考研究,对审计成果进行二次提炼加工,将审计发现疑点问题按照金额大小、性质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分类,与近年来审计发现的其他同行业审计问题梳理统计,深入剖析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层面、执行层面、监督层面提出精准、专业、建设性的审计意见,进而明晰问题责任人,针对问题多发领域,提前揭示风险和隐患,分析问题的存在对推进政策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促进完善有关制度政策,充分发挥了审计“审帮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