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监管 > 食品药品监管

近日气候温湿多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容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细菌性食物中毒进入高发期,加之“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等佳节将至,各类春游、踏青等活动增多,极易引发食品安全事件。为有效提高消费者在选购节令食品时的防范意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洛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春季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以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一、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安全的就餐场所。外出就餐应选择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并索要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评定高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光顾无证照摊贩。

 二、做到“七不吃”,即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未经清洗的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吃超过4小时以上的剩菜、不喝生水、不吃“三无”小零食。

三、预防野菜野果中毒。不随意采摘、购买、食用野菜野果。在踏青郊游中,很多人都喜欢品尝山区的“绿色食品”,甚至在野外采集野菜野果食用,但由于缺少植物学专业知识,对野菜野果的认识程度有限,容易误采、误食有毒植物造成严重后果。

四、预防毒蘑菇中毒。春季是食用毒蘑菇中毒多发的季节,购买蘑菇等食品时,应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采购,不在散商游贩处随意购买,并保存好购物凭证。同时,要提高野蘑菇的鉴别能力,不随意采摘野蘑菇,尤其是不采购、不制作和不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 

五、预防发芽土豆中毒。春季是土豆易发芽期,食用发芽土豆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请不要购买和食用发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为青紫色的土豆。

六、居家饮食也要注意安全。在家就餐也要讲究安全卫生,合理膳食,提倡“现买、现做、现吃”,隔夜、隔餐的熟食品使用前要充分加热,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七、外出踏青需注意食品安全。用于野餐或路途中食用的食物要原料新鲜、加工透彻。各种荤食最好是真空包装的,耐贮存又便于携带,自制食品要烧熟煮透,包子、夹心蛋糕等水分含量高的食品容易变质,要注意保存。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事故,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同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立即拨打12315、12345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